答:简单一句话,正报庄严,依报也庄严。能够往生极乐净土的人的业因是一样的,那么果报就是一样的。心行、相貌、智慧……更通俗说,所有念佛的人都好比在种地你种土豆,我种土豆,他也种土豆。那么将来长出来的,就是土
答:首先,净土宗说的信,不是咱们理解的信。你信佛吗?我信!你信喝水能解渴吗?神经病!谁信那玩意儿!对!这才是真正的信,因为我们太相信,以至于“用不着信了”。越标榜自己有多信,其实就有多怀疑。什么时候相信一
答:1、如果还有“众生”一念,如果在你看“我和众生”还是两件事儿,那么恭喜!压根就没觉悟!到很可能是撅了个误。“我”和“众生”是一,不是二!2、前世来世是缘于我们对时间的分别和执着。你有时间的这个概念,安
答:我们的真心是一个孩子。我们的妄念是孩子身上的污垢。大乘的教法是把孩子洗干净就好。洗干净就不脏了。小乘的教法是把孩子弄死。孩子死了,自然就不会脏了。您说一个死了的脏孩子和一个活着的干净孩子,是一不是二?
答:对应着轮回,还会有一个概念——不轮回。你把不轮回的概念理解错了。无论凡夫,无论菩萨,无论佛,即便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用凡夫的知见来看,他总得有个存在形式吧?他不轮回他去哪儿?娑婆世界就三界,欲界色界
答:其实不单是禅宗,一切宗派,一切法门,最终证得的佛果都是一样的。诸如我们不能说,密宗的佛比净土的佛高级,宁玛的佛比噶举的佛厉害。佛佛不二,只要是佛,一定是三身四智圆满成就的。对不对?极乐世界比娑婆世界高
答:维摩诘经里,佛说自己的娑婆世界是极乐,舍利弗尊者不乐意了,就这五浊恶世,哪儿极乐啊。佛说,真的咩?!然后大脚趾头一按地上,舍利弗尊者借助佛的威神力,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佛有正报,也有依报。正报庄严,依
答:到处不住到处住,菩萨不行菩萨行。众生不念众生念,处处无家处处家。
答:如果真的明白“净土”的成就原理,这个想法是值得随喜赞叹的。当然,不得不说,修到这一步,也是艰辛而漫长的……我一直在念叨,如果哪个人有智慧有财力,能把《维摩诘经》拍成片子,那一定精彩!《维摩诘经》一上来
答: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很多人根据字面意思,把念佛往生想得太简单了。首先,看看念佛往生最差的一个水平——下品下生的条件: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
答:一,谈人生意义,少不得谈人生的目的。比如活的幸福,目标是幸福,这就是一个目的。请问,每个人从娘肚子里生出来,谁带来了一个目的?谁生下来光着屁股就说,我是为了幸福而来的呢?二,有人说,那我的目的是服务于
答: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文:大安法师上次有个信众来问我,他说:“佛难道一切都知道吗?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我说:“如果佛连现在的电脑都不知道,他能成为佛吗?佛是无量劫以后哪个时辰下
答:我们嘴里所说的“真的”,其实是——我认为这是真的。就算拿出一堆东西来证明了存在,你不是相信极乐世界,你只是相信了那个愿意相信极乐世界存在的自己……众生就是这么自欺、欺人、被人欺……
答:我不得不说,您这么一段儿话里,槽点其实挺多的。我捡着大的吐,小的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吧……一、幸福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幸福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客观评判标准。你觉得你幸福,可能有人觉得并非。你觉得他幸福,可能
答:您说的是两条道中间那条道,佛说的是没了两边两条道后剩下的那条道……压根就不在一个对话层面上……佛说的极乐,压根儿就不是能被理解出来的,所以,怎么理解,都是有漏皆苦,都是贪嗔痴慢……
答:1、功德:坛经中说,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那功修的是心,德是修是行。那我发善心却做了件坏事。例如,吾之蜜糖分享给他人,却成了彼之砒霜,例如分享了一片我误以为正确的伪经。这算什么?坛经里还有一句话,功
答:小徒弟在问,师父啊,你为什么烦恼少呢。我回复他,歪瓜裂枣的一张脸,说烦恼那是奢侈品啊。延参法师《这都不叫事儿》
答: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我觉得佛说这话不是放屁,那放屁的是谁?
答:两段佛经连起来看。巨好玩儿……一,金刚经。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二,观无量寿经。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解释下,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菩萨,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那么问题来了。修
答:佛呢,一共说了四件事儿,可惜,您只听了一半儿,丢了俩。一,佛先说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这就不找原文做证据了。满篇儿都是。二,极乐世界无限美好。这也不找原文了。咱们快速进入正题。三,极乐世界是有门槛的。原
答:许多大德都推荐净土宗,提倡一句佛号念到底。(包括我师傅),鄙人有几个问题:师父不是师傅。一个是法身慧命的爹;一个是炒菜修车开出租的资深从业者。1.怎么对净土法门,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鄙人
答:1.不可以看净土以外的经书??举个例子,拿禅宗对比来看。净土宗是有宗,禅宗是空宗。两宗的宗见不同,自然修法不同。净土是一句佛号到底,打死一切念头;禅宗是直指心性,以心印心。好比关一个电脑。净土宗是认准
答:首先实名反对“内外中间”所说的往生净土很简单,愿意往生就必定往生。一,按照他提供的经典《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原文如下: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
答: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儿还是留给一群去不了的人说吧……我只想说,助印那经书,从开数、版式、数量、印张来讲……10块一本儿是有利润的……
答:觉得他是,就当他是。觉得他不是,就当他不是。区别于禅宗是“空宗”,净土是“有宗”,依“有”起修。如果文钞可以代表他老人家的境界和水平,他老人家“有”到这个境界,无外乎俩原因:一、老爷子太水,般若是没戏
答:随业受报。极乐世界美好,你有这个业,就有这个报。屎好吃,狗有这个业,就有这个报。所以别问极乐世界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你的业里极乐世界是真实的,那就是真实的。你的业里是想象的,那就是想象的……佛法区
答:邀我答题风险很大,我属于心狠手黑的那种,别怕疼……忍着。家里人信佛,从小也耳濡目染。一直对佛法很敬重,愿意接近,有时候会想出家。1、信佛是信佛教,佛教不是佛法。2、对佛教的耳濡目染未必会对佛法很敬重。
答:便便,到底是恶臭的排泄物,还是香甜的食物?在人看是污秽,在狗看是美味。便便就是便便,站在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造作人的因得人身,造作狗的因得狗身。造作什么因得什么身,这就是随业受报。所以,造作人
答:很多人觉得维摩诘经有深意,有意思,手不释卷。我从来告诉他们说,一,维摩诘经不是给未见道的学人预备的。就像五氟尿嘧啶不是拿来治感冒的一样。二,如果维摩诘经第一品没看懂,后面完全可以不看。门道都在第一品。
答:你应该先弄明白四个字“随业受报”。24K的净心,才有24K的净土……别把往生极乐理解为上另一个天堂……
答:众业所感,随业受报,心净则佛土净。任何世界之间都没区别。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受什么报……
答:狗是色盲,你怎么证明给狗西红柿是红色的?!
答: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
答:一,小菩萨有没有这个因果。二,最要命的。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的,是戒律的次第。居士五戒是声闻戒,声闻戒同时还包括八关斋戒,和出家人的戒律。而在声闻戒之上,是菩萨戒。有优婆塞戒经版,有梵网经版,有瑜伽师地
答:极乐世界有一种鸟,名字太难打词库里没有不写了。但是又说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鸟是阿弥陀佛化现,所以不属于畜生道。如果你的智慧和禅定力能让你认为娑婆世界的一切有情无情是释迦牟尼佛的化现……那鸟叫猪叫狗子
答:千万别把极乐理解为想干嘛干嘛……
答:人生八苦,说到底就仨字儿,不做主。生不做主,死不做主,病、老、不做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皆是自己做不得主……一个真正想掌控自己人生,自己能做主,自己不自欺的人,为啥不挚心随喜赞叹呢!!!随喜赞叹
答:念佛到底是修止还是修观呢?既是修止,也是修观。只有先止了才能观。慢下来,才能看清楚;想看清楚,必须先慢下来。一心念佛当然可以修止,那又如何观察心念的运作呢?一心念佛,就是督摄六根,净念相继。你有没有做
答:有福报跟着靠谱的混;没福报的跟着不靠谱的瞎混;卡中间的不知道跟谁混……自己修自己吧……为啥极乐世界诸上善人?关键问题是啥?
答:只要是佛法问题,谈论什么境界,都绕不开一个永恒主题——随业受报。一杯水,在人看是一杯水,无色无味;在畜生看是有色液体;在天人看是琉璃;在饿鬼看是一团火焰……不同的业因,得到不同果报的身体——这叫业报身
答: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
答: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没无生法忍的因,就没阿鞞跋致的果,没阿鞞跋致的因,就没生极乐的果。佛说的一个缘生法,一个无生法,都是铁律。可是很多人就拿着当耳旁风,你说你可有啥辙?
答:您跟我说说,紫外线是啥(shai三声)儿的?
答:一、如果你这个发愿背后隐藏着一个“我发愿成就什么就能成就什么”的梗,那这从头到尾就和菩提心就没关系。菩提是觉悟,菩提心是觉悟的心。从胜义来讲,您这压根儿就没觉悟。谈不上是菩提心。从世俗来讲,就算把菩提
答: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名为不退转菩萨。八地,不动地菩萨。从八地往后。也可以叫菩萨摩诃萨。有人说念佛是他力。也就是说,我没有阿鞞跋致的因,借助阿弥陀佛,我
答:一,你得先知道极乐世界在哪儿……二,你得清楚一件特残酷的事儿,一个号称极乐的世界,如果自己的正报不圆满,即便去了,依报的那个世界是否极乐?!就像佛说阿那含,名为不来,实无不来。那个极乐世界也一样,名为
答:佛法的根本核心命题——随业受报。你有什么业,你就受什么报。佛正报庄严,依报也庄严。释迦佛和阿弥陀佛的正报都庄严,那么西方世界和娑婆世界在他俩来看必然一样。所以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三界六道的问题,是你
答:我打赌你净土五经一论看都没看过一遍……一心求生净土?说到底还不是个大贪念?现在发现或许存在一个更大的贪念比这个更劲爆,然后不知道何去何从了……你到底是一心求生净土呢,还是一心在装神弄鬼哦……
答: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以疑惑心就是不信,不信就是不解,不解就是不行,不行就是不证。在信解行证这件事儿上就无法具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脱不开随业受报这个佛法的根本,那么疑惑的业因,就形成
答:您能把“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这句话讲明白……99%的佛棍在您面前都立马现原形。
答:经典里有两句话,特别容易一秃噜就过去。连在一起看,特吓人。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能往生到极乐世界的,都是阿鞞跋致,都是证得三昧的大菩萨摩诃萨。就是证得了正定的大菩萨才能往生极乐世界。阿难闻已
答:如果有生,就有死。那么按照十二因缘倒推回去,就有无明……如果能“生”在极乐世界,毕竟也会在那儿死。那么就一定有苦和无常……唯有证得不生不灭,才能脱离生死。证得不生不死的是无生法忍,又叫阿鞞跋致。阿弥陀
答:东方世界就是西方世界啊……为什么学密宗一定要学药师经?因为都是大秘密……
答:三段经文一起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大正藏第12册No.0360佛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
答:有一天他能认识到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时候,再来聊这个问题吧……
答:[查看详情]
答:想做的事总有理由,不想做的事总有借口。
答:《药师经的济世观》
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中品中生以上亲见阿弥陀佛。中品中生印是中指和拇指捏在一起。所以是中指……
答:最近有缘,碰到师傅了,师傅叫我认真学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我准备认真听师傅的,可是有些疑惑和在您这里的见解不太一样啊,我一直想着成佛太难,这辈子修好五戒十善就很难很难了,下辈子争取还能做人,再继续进步
答:“求”和“不求”其实都是“求”……求了个不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