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很多修行人都会犯的一个错,叫倒果为因。把结果当作因由,把结论当作论据。“不见众生过”不是修行的过程,而是修行的结果。张三错了,我当作看不见——这叫自欺欺人;或者我看见了,也知道错了,然后告诉自己那不是
答: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叫五浊恶世?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自己查。那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是五浊恶世?按照四法印,四念处的教法,诸漏皆苦,观受是苦。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苦,而且新苦为乐。凡夫认为乐
答:一,别把妇人之仁,烂好人,热心肠当作慈悲。二,人类道德的认知不是佛菩萨的智慧。佛菩萨对于慈悲的解释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
答:先弄明白俩问题。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到底是修什么……修行有一条死路,倒果为因。纵观千百年来的修行人,99.999%都死在这条路上。把佛的果当作自己的因,把佛的结论当作自己的出发点。佛说善,说空,说不执著
答:看你怎么理解证果。如果在生灭的境界里谈,那秒秒钟证果,也秒秒钟能丢果。如果以不退转位阿鞞跋致为标准,没戏!不证得恒常怎么可能知道什么叫无常;不证得常乐怎么知道什么叫苦;不证得空怎么知道什么叫空;不证得
答:别吹了!牛吹多了,自己都信了。啥叫发愿行菩萨道?!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自己证悟了本性,成就了觉悟,修成了菩萨。你干啥都是菩萨道。自然知道该干啥,怎么干。文盲说,我想好好读大学!大学是啥?功课有啥?该怎
答:修行好比钻木取火。两个木头摩擦摩擦,最后火出来了。两个执着摩擦摩擦,最后智慧出来了。用自己对佛法的贪嗔痴去摩擦对五蕴执取的贪嗔痴。最后两个贪嗔痴都没了,看到了本来面目。修行好比坐船过河。在河这边努力上
答:典型的倒果为因。一个“空”字毁了多少人……地藏菩萨,提婆达多,都不以地狱为苦,所以把地狱当作道场,当作净土。这是他们的境界。但是在没有这个禅定境界和智慧解脱的时候,可不可以说去地狱没啥,去就去呗?!一
答:这路数和密宗一样,所以老说净土宗就是大密宗。密宗的元素一个不少。本尊——阿弥陀佛,手印——弥陀印,陀罗尼——六字洪名。既然净土是大密宗,那么就是密宗的套路喽。所谓的一切交给阿弥陀佛,就是密宗里所说的身
答:学佛最怕一件事儿,自欺——而且是完美的自欺。所谓自欺,就是自己欺骗了自己。完美的自欺,就是完完全全欺骗了自己,自己从不觉得被自己骗了……你为啥学佛啊,想出轮回——你出过轮回么?你知道出轮回什么样儿么?
答:先说佛性是不二,然后又说对照出来的粉成了嫡传和魔子孙……很多人学佛就毁在了“倒果为因”这条路上。佛因为具足禅定,圆满智慧,然后说出了金刚经。金刚经是果,但是很多人作为了当下的因。佛法的目的不是让你看懂
答:典型的倒果为因,人家学佛学得好。所以人家有处理学佛和日常生活关系的智慧。有世出世法的圆融。现在您觉得,只要我学会了怎么处理了,我也可以学佛学得跟人家一样好……我们学堂有位大德,生活里两个物件儿走到哪儿
答:在男色盛行的这个时代,大家看着一堆小鲜肉,小狼狗,小奶狗,大狗熊,大野猪的时候各种慨叹,你看这子弹肌,你看这人鱼线,你看这巧克力腹肌,你看这二头,你看这背阔,你看这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其实佛法盛行的时
答:修不到离你不可能知道什么叫执。悟不得空你不可能知道什么叫有。证不得觉你不可能知道什么叫迷。这都是果位上的东西,您在因地上,我说不明白……看见月亮的人在果地,还没看见月亮的人在因地。果地上的人说月亮白的
答:很多人之所以沉溺轮回,学佛错路,根本之一——觉得这东西只要我懂了,我就能做到。你压抑忿怒了,这是果;无明是因。佛经智慧无上,这是果;定慧是因。你用佛的果地知见去解决你的果地问题……佛口袋里有五块钱,佛
答:典型的倒果为因……空性见是果,是证悟的果,不是修行的因……对于空性的知见不是空性见。就像一瞎子对月亮的认知不可能是月亮一样……明白学佛要学什么,远比学佛本身重要的多。没个明白人领着,自己鼓捣出来的只可
答:无论你怎么理解,最后懂的都是以人类的水平和知见所理解的佛境界。人的水平如果是一个杯子的容量,佛的境界如果是大海,你这么做就是在用杯子去装大海,这是舍本逐末的……佛不是知道了某部经的意思然后成了佛,而是
答:上帝能被被打了还将右脸伸给他在亲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还愿意宽恕教化他们我佛慈悲为怀被打了左脸还可以庆幸右脸还完好愿意为众生度一切苦厄“上帝能被被打了还将右脸伸给他”——说这话的是耶稣,有人打你的左脸
答:如果我说,你在倒果为因,舍本逐末。无论怎么理解,都是戏论和妄念妄言,会不会显得太残酷了?一个资粮位不圆满的人,听到了自性这个词儿,非要强行去理解它,如同一个小学生,听到了-1能开平方根,非要琢磨明白这
答:[查看详情]
答:一,继续用没问题。二,在乎能供之心三,多给一份餐票就好了。尽量多供养大家,而不是让大家供养你……
答:证不到觉,是看不到无明的。证不到无色受想行识,是看不到五蕴的,遑论五阴炽盛……佛法里,行持是因,知见是果。世间法是先有知见才有行持。知道了再去做。佛法恰恰和世间法完全相反,先有行持,再有知见。行持到了
答:知乎上两种最傲慢的提问,如何看待…………是什么体验。不是提问态度不好,而是逻辑起点的偏颇……每个人怎么看待一件事,或者对于一件事的体验,是他的经历之后凝练出的经验。经历是因,反思是缘,体验和观点是果。
答:典型的倒果为因。非为正问!佛圆满具足了智慧。然后没有分别心。您现在认为,只要我没分别心,就可以成佛……林志玲漂亮,然后穿上了比基尼。您现在觉得自己只要穿上比基尼,就是林志玲。您把佛的果当作自己的因。完
答:首先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有一念“我想学佛”,都应该被深深随喜赞叹,这无疑是智慧的成就,是善根的成就……一,明确为什么要学佛。目的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果。如果学佛的目的错了,如同为了
答:无分别是修行的果,而不是修行的因。佛陀修正圆满,证无二智,自然一切在祂无所分别。去除掉能分别的无明,自然没有所分别的境界。但是证得般若智慧是根本。而不是现在强行做到无分别而可以证得般若……林志玲穿上比
答:典型的倒果为因的问题一切幻有是佛陀智慧的果,而不是凡夫怠惰懒散和贪嗔痴的因。同理可说,既然早晚要死,还努力活着做什么……不活怎么死?不努力修行又怎么可能证得一切如幻?!
答:吃饱了打个嗝,咂吧砸吧嘴。那是不是打个嗝,砸吧嘴是吃饱的关键呢?不能用果位的知见来作为契入的道路啊……倒果为因,舍本逐末……林志玲敢穿着比基尼秀身材,不等于随便一个肥婆穿上比基尼就是林志玲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