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寒笳集》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可学道。顾是惜非,不可谋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舍动求静,不可养道。弃教参禅,不可得道。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欲速喜近,
答:首先,最严重的!您的问题有企图优化佛法的嫌疑。念佛法门是释迦佛亲口所说,作为一个不违背三皈依原则的佛弟子,不可能认为佛法存在优化空间。这是极其恐怖而且吓人的。企图用人类的IQ去凌驾于佛陀的智慧。这是很
答:一,金刚的意思是不坏。也就是所谓的不生不灭。那么必然不是嘴巴和牙齿的不坏。所以,金刚念诵不单单是唇齿的技巧。二,金刚,也就是契入无生法的不动地菩萨。也叫阿鞞跋致,也叫八地菩萨。说通俗点,不证到八地菩萨
答:为什么大乘提起南传要么嗤之以鼻要么不屑一顾?很多大乘弟子说起大乘来夸夸其谈,眉飞色舞。其实算上标点符号,没一句是正知正见。相反地,就我所接触过的上座部行者、信徒,往往比所谓的大乘居士靠谱的多。起码从三
答:一,寒笳警训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以殷重心治轻忽心,一言有益于己,便应着眼铭心;以深广心治将就心,期待誓同先哲,举措莫类时流。三若缺一,学道难矣。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
答:[查看详情] 大家答的很好了,我就不用说了呀……和您的心行没关系。提问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被法嘉宗智解决问题……您说对啵?!大家说的都对,都好呀……只要不是以盲导盲,我是非常随喜赞叹大家布施供养的!吉祥如意!
答:一,可能当时是把某个答案里的咒音直接拿出来了。应该有上下文,这是普传的。愿意的都能念。二,新咒子都好使。过几天就差一些了。一切音声都是陀罗尼。三,念念寒笳集那一段,再念念。那里说的都是坑。厌常喜新,后
答:一,大乘小乘佛法压根就不是从度不度人来讲的。大乘佛经《维摩诘经》里,维摩诘居士几次诃责声闻弟子,就是因为他们在讲法或者讲戒律的时候出了不了义的知见。大乘不是大方,小乘不是小气。既然大小乘是佛教,那自然
答:修四念处为了真实地生起出离心。如果一个四念处就好使,那37菩提道品就叫4道品好啦。“隔小于大,不可见道。”很多人把大小乘的区别理解为是度自己还是度众生。其实不是这样。小乘重在灭,苦集灭道。大乘重在转,
答:藕益大师说,隔小于大,不可见道。所有自己号称学大乘的,谁能说明白大乘大在哪儿?大在救度众生?拜托烦请你先救了你自己。自己没得救怎么知道把别人领到哪里?瞎子带瞎子到底是救众生还是祸害众生?所有瞧不上学南
答:密宗谈传承,显宗也谈传承。密宗的传承要求极高。首先要得灌顶,灌顶的实质是受戒,受三昧耶戒律。三昧耶戒又叫无上圣妙解脱戒,得了三昧耶戒,就两个结果,要么即身成就,要么堕金刚地狱。本尊上师护法神三根本加持
答:您遗落的何止是一次诵戒啊!这一天天的都忙些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