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净土专修的疑问?

5/17/2017
极乐世界 往生 念佛
...
网友提问:关于净土专修的疑问?
网友隆重邀请:@还好有你 @妙识 @净土解行 @慧文

详细疑问如下:
1.不可以看净土以外的经书??
2.只能修这一个法门,不可以同时修别的??
3.杂念纷飞念佛是否有有把握往生净土??
4.对自己没有信心怎么办?

希望师兄们帮忙转发这个问题。相信和我一样有疑问的人很多。

法嘉宗智 回答

1.不可以看净土以外的经书??

举个例子,拿禅宗对比来看。

净土宗是有宗,禅宗是空宗。两宗的宗见不同,自然修法不同。

净土是一句佛号到底,打死一切念头;禅宗是直指心性,以心印心。

好比关一个电脑。净土宗是认准了右上角的红色叉子,不管什么窗口,都去点那个叉子。最后清净利落。

禅宗是直接拔了电源,立马就消停了。

那么现在有两套说明书,一个教你怎么点叉子,一个教你怎么拔电源。

一个点叉子的人去看拔电源的说明书。很可能看完了也忘了叉子怎么点,更找不到叉子,也没找到电源……

所以不是不可以看以外的,而是看完了好不好……

对于很多修行路上的人来说,不好!

如果叉子都点完了,电脑也关了,就是修行到法身成就了。看看别人的法门,怎么拔电源的,这是丰富自己,也是方便教导别人。

所以,我们不说不可以,但是我们同时也建议,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2.只能修这一个法门,不可以同时修别的??

一个穷光蛋,想发财,想挣钱。

那我在中国,我就想方设法挣人民币。

您现在问,这个穷光蛋能不能同时挣美元和人民币。

美元是美元的挣法,人民币是又一套规则。

所以,

不是不可以,而是不效率。

兵法里有句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所以,用全部的精力做好一件事,而不是遍地开花又颗粒无收。

英文那句话咋说的来着,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3.杂念纷飞念佛是否有有把握往生净土??

没戏!

往生净土不是拿着意愿玩儿的,是凭真本事的。

净土五经一论,说的清楚,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这个问题的逻辑类比,我穷的兜儿比脸还干净,能不能加入百万富翁俱乐部……

有货都好说,没货说个屁。

所以回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是大势至菩萨汇报自己怎么念佛的。

不照着这个路子来,都是意淫,都是祸乱,都是瞎扯淡……

4.对自己没有信心怎么办?

佛讲佛法,好比世界首富上课,教普天下的穷光蛋怎么挣钱。

你不用对自己有信心,对首富有信心,对首富教的挣钱方法有信心就行了。

对自己有信心,这叫自尊;对自己没信心,这叫自卑。

其实,说到底,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都是我执。

只要是佛法,无论什么法门,都是要去掉我执,

如果修行修得越来越自信或者越来越自卑,这都是修歪了。

修行开始,皈依的是三宝,皈依佛法僧,

而不是皈依自己……

学佛法,用不着你对自己有信心,

相反,对自己太有信心的人也学不了佛法,也趁早别学佛法……


信佛所说,照着去做!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说好的禅净双修,空有双融呢?
答:首先,禅有如来禅和祖师禅。祖师禅是直接盖戳子以心印心简单省事。而如来禅也有具体的修法和过程。所以禅净双修的禅,是如来禅。另外,禅净双修的禅,是禅那,是静虑,是思维。是思维啥?思维佛,一思维佛,就是念佛。是修法上的禅,不是禅宗的禅。虽然都是一个字儿,但是下手点不同。
问:受教了,谢谢。
问: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里提倡禅净双休,你师叔说他就是为了平息诸如此类的争议。
答:没错啊。念佛就是禅那,参禅也是参念佛的是谁。如果不能互相解释和贯通,那就错了嘛。
问:宋朝的时候,永明延寿禅师发了此大愿,并且汇集当时的一些高僧大德一起著作了《宗镜录》,有争议的同修们可以读一读这本著作
答:看宗镜录不能少了资治通鉴……
问:师兄说杂念纷飞念佛往生没戏?不知末学可否理解为,师兄的意思是念佛必须要一心不乱方可往生?

倘若如此,我们看看印祖怎么说:

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21页 复朱德大居士书)

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印光法师文钞》 复濮大凡居士书
答:下品下生,至心十念。不至心,没用的嘛……
问:至心不是一心~
答:这是文字游戏了。净土往生的标准佛说的很清楚。我也很崇敬印光法师。但是如果对同一件事情佛和印祖都有开示,并且不兼容的时候。您说依谁?!
问:哪里不兼容了呢?
答:佛说,至心十念才能往生。您说印祖说,未得一心也可往生。您不觉得这俩东西不兼容?
问:至心不是一心啊~有何矛盾
答:您教教我,区别在哪儿……
问:禅宗所说,是依无相三昧发挥。念佛求生西方,是依有相三昧而发挥。
《金刚经》说心地法门,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汝不知看经上文说的话,独以此两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无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许多 经,并禅宗所说,皆是依无相三昧发挥者;凡诸大乘经,备明修因证果,并开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发挥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 第1917页 答善熏师问)
答:印祖这句话您误读了。三昧本就是离相的。所以不存在有相三昧和无相三昧。而是通过有相或者无相的方法契入三昧。就是我答案里说的宗见不同。
问:这是印祖的话。
答:印祖的意思是对的,但是你拿字面的意思当印祖的意思。就不对了。依义不依语。对吧!
问:对自己太有信心需要找方法调服呀,怎么可能放弃呢(๑❛ᴗ❛๑)
问: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这句话有两种解法,一是往生必须达到阿鞞跋致,二是去了后,皆是阿鞞跋致。该作何解。(๑❛ᴗ❛๑)还有是,往生讲的是因缘咯。能一心不乱有愿力定往生,但未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有亲友眷属助念,无冤亲债主索命,对尘世已无留恋,至心十念……太难了我的天,还是一心不乱靠谱( ’ - ’ * )
问:我查了一下,祖师明确说往生皆不退转,阿鞞跋致意为不退转位,是往生不退转而不是不退转才能往生(๑❛ᴗ❛๑)
答:去了之后皆是阿鞞跋致?那这阿鞞跋致的因是啥?承佛威力?那当年阿难说了,如来惠我三昧。这两件事儿就矛盾了嘛……
问:乘佛愿力吧,阿弥陀佛四十八愿?(๑❛ᴗ❛๑)至心持名嘛,就是真想去就来接。真想去但又放不下,最大的问题是放不下吧,不过都放下了,那就不得了了……( ’ - ’ * )还是努力看破放下,努力念佛
答:您的这个逻辑就是,佛的因能不能成为众生的果。如果可以,那当年说的果报还自受就是胡扯。如果不可以,那往生的条件就是不退转位。
问:四十八愿成佛后有效,以佛的果,做我的因(๑❛ᴗ❛๑)我的念佛,感的是净土的果
答:小学生拿着人家的博士学位证当自己的成绩,前提是只要我愿意……荒诞不?
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博士生导师开了个学校让孩子直接读到研( ’ - ’ * )被你这样一说那弥陀净土真是一文不值,四十八愿真是一文不值,祖师都在打马虎眼糊弄人,往生者皆是大阿罗汉不退菩萨( ’ - ’ * )那祖师都该下拔舌地狱了,您是不是再告诉我没地狱?
答:什么法门,都离不开信解行证。修行不是一辈子的事儿,是三大劫的事儿。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只在修个信。或许信都修不完。祖师强调信重要,不代表后面的不重要。博士开班直研,也得一步步来。不能学前班直接完了研究生。佛经里说的明白,极乐世界有鸟,但是没有三恶道。为啥?这个问题能扯明白,往生的事儿才能说明白。要禅定没禅定,要智慧没智慧,拍拍大脑袋全去了西边儿了。哪儿那么便宜的事儿?正报庄严,依报才庄严。但是怎么可能佛的正报庄严所以我的依报庄严?胡闹么……你看佛菩萨的威神何曾让想出家的人都出家?又更怎么可能让想去极乐的都去极乐?
问:说实话,我也有问题想请教师兄,但一直没敢问,前几天看上大下安法师的视频,其中讲到大安法师的母亲往生的案例,法师母亲由于得了疾病法师将她接到东林寺住,并教其念佛,法师母亲念佛的功夫并没有很深,在往生前问师父们阿弥陀佛来了没有,然后继续念佛,最后于睡梦中安详往生!大安法师讲到其母亲的头部发热,在火化后出现了舍利子!法师以此例子想要说明净土易生!我不知道我表达是否准确,回头再去看下视频,大安法师说往生的条件全在信愿之有无,至于信愿可否理解为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愿意去并且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这个末学不敢确定!末学曾记得看文抄中讲到两则案例,大概意思是信愿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确定之有无,印祖的回答是标准看有无定课,有定课则算有信愿,没有定课就不算有信愿!还有一个是印祖的一位在家弟子得了重病,但是其并不怕死只是觉得没有念好佛号,在病愈后跟印祖讲到了这个事情。印祖说若作是想则不得生西方,什么叫做念好佛号,至心十念即可往生,原文恕末学才疏学浅记不清了!是否这里几个案例和师兄讲的有所出入呢,末学还恳请师兄开示!

顺祝师兄菩提增上
南无阿弥陀佛
答:头顶发热,四肢柔软,鼓捣点没烧干净的骨头渣子。如果这就叫往生……或者说这是判断往生的条件,这是佛法的悲哀……佛陀说法,从头到尾就讲了三个字,不著相。不著心相,不著身相。所以佛法从根本就是反对以著相的修法,而现在以外相来判断佛法的成就???反贪局就是整治贪污腐败的,谁贪得多谁就是反贪局长……很多祖师说法,为了接引初学众生,难免说些方便法,我本人也总在讲方便法。但是,方便法终归不是究竟法。大德祖师说的对,但不是没前提,无条件的对。而只是针对那个阶段的那么一部分人来说,比较适合那个层次而已……所以考量祖师,大德,甚至诸佛菩萨的话语,必须放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里,才有意义……
问:感恩师兄,末学明白了,还是末学自己功夫不够,层次比较低!说到底,真实的修行好自己的功夫才最重要!
南无阿弥陀佛
答: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 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 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 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 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 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 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 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 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 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 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 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嗑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 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 日诵万卷也徒然
问:【未收录】
答:重点看念佛那一段。憨山大师的费闲歌。写的好啊
问:【未收录】
答:我是不是平时嘴太贱了……这个问题特别好。干嘛不敢问呢……我又不吃人,况且还是活的……杀生第一啊。哈哈哈
问:是啊,口念弥陀佛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但是如何建立自己的信愿呢!还是应该在功夫上下功夫,不知道末学理解的对不对!佛号念得多了,功夫纯熟了,信愿自然就有了?信愿和功夫互为辅助?
问:不是这个意思啊,主要是在想是不是我自己看书太少想的太多!做的不够想的太多!就是还没实践好就一堆问题。
答:地藏经里文殊菩萨一上来说,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净土的信,其实很深很深。不是小信。无论什么宗,什么法,什么门,都不违背三十七道品,否则都不是佛法。前面的四念处没有,哪儿来的四正勤四如意足,何况五根五力?所以回到最初。就是我老说的,弄明白为啥要学佛,远比学佛本身重要得多,否则压根不在菩提道上,只能越走离家越远……
答:No!压根不是看书的事儿……您再看看费闲歌。看看明师那一段?
问:明白了,回去重新翻南公的论语新裁与原本大学微信!
答:我倒是觉得……这两本书您可以当做课外书看。可以看看南禅七日。尤其念佛那一段……
问:目前是没有遇到明师,为啥没遇到明师,自己福报不够,为啥福报不够,自己修行不够精进,为啥修行不够精进,自己没搞懂为啥学佛,学佛到底学了啥!
问:这本书末学没读过,说实话到现在我也搞不懂为啥学佛,学佛是学了啥!不过经您指点,明天末学就去读一下南禅七日
答:这是死循环。遇善知识,是福德资粮。积攒福德资粮的方法,是五戒十善。对了。南禅七日里。着重着重看肉包子打狗那一部分。师叔讲的可能比较绕,他普通话没我好,有啥问题咱们随时一起学习。
答:视频……网上有。
问:感恩师兄,南无阿弥陀佛
答:南无阿弥陀佛。不妨先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学佛的动机和内容。到今天,我见过的修行人没有几十万也有十几万。动机不纯修行成就的一个没有。修行成就动机不纯的也一个都没有。这事儿,比瑞士手表还精密,一点儿含糊都没有。
问:不知道圈我是什么意思,答主对净土宗不了解,净土往生是靠佛力,是看名号本身的力量。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无法相信。本不想在这里发言的,因为答主始终是用禅宗观点来解释净土或其他宗门。但是被圈了,还是说一说,也不想在这里深入解释净土甚至辩论。
南无阿弥陀佛
答:很多净土宗的信徒都在说,四十八发愿,承佛愿力。但是就忘了金刚经里还有一句,若以色见我,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用自己对极乐世界的贪心扣上一个弥陀大愿的帽子然后稳稳地认为自己一定往生成就。有人一讲教理就说他不懂净土宗。天下恐怕没有比这更自欺欺人的事情了。
问:所以我之前就说了,有很多人以禅宗的义理来解释净土宗,自以为把佛法融会贯通,但其实并没有深入了解净土宗真正的含义。以为八万四千法门,殊途同归,但要知道,这句话只有佛陀才能真正理解。以为靠佛号来净心,这是对净土宗最大的误解。
南无阿弥陀佛
答:您对念佛法门的信心我随喜,但是我不认为可以和教理违背。不管什么宗,现象不同,本质一定相同。否则就不是佛法。我认同净土宗所说的承佛大愿。但是,这个愿是否随便谁都能承?或者说,是否只要我愿意我就能承佛大愿?这个标准或者说门槛一定不能违背教理。以我愿意往生或者我想往生作为承佛大愿往生净土的标准,我是不赞同甚至反对的。和五经一论违背。
问:我想你知道佛法有句话叫依义不依语,若依净土三经经文字面的意思,有些甚至是矛盾的,所以才有祖师大德的开解注释,汇通经文,这个说起来就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了。如果你要反对净土宗的教义,你是不是应该先看看净土宗祖师的注释?我们法脉传承为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 往生论,昙鸾 往生论注,道绰 安乐集,善导大师 观经四帖疏。看看净土宗的祖师是怎么看待和解释念佛往生的门槛的,有没有违背佛法的教理。如果要反驳,建议深入了解后再反驳不迟。
南无阿弥陀佛
答:我不反对净土宗教义,亲爱的。我反对的是依文解意觉得自己愿意往生就能往生……您连我反对啥都没弄清楚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