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所谓福慧,就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佛陀两足尊,就是智慧资粮圆满具足,福德资粮圆满具足。那么积攒福德资粮的方法,就是财布施、财供养。捐助穷苦人、供养寺院、供养大德。佛在《四十二章经注》中说,佛言:饭恶人
答:南公所谓的福德,因为口语化,省略了两个字,全称应该叫做福德资粮。在修行的五个次第中,第一个是资粮位。也就是要圆满两种资粮,其中一个是福德资粮,一个是智慧资粮。圆满了这两种资粮,才能够进入下一阶段的修行
答:既然学佛,就当知道,学佛是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解脱。那么如同要开车从北京到上海一样,车里要有油,要有路费。这些修行解脱路上所需要的有形和无形的基础,就叫做资粮。在梵文里,成就翻译成悉地。有一个偈子里讲
答:修行的基础,是资粮。好比汽车的根本是汽油一样。车子再漂亮,没有汽油,就是废铁。修行也一样,架子搭的再花哨,没有资粮,也是白费。资粮分两种,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瑜伽师地论》福德资粮者。谓由此故于今获得
答:首先,原话是四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很多人只看见了前面两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忽视了后面的"自净其意",这样一来佛的真实教导就缺了一半儿。其次,佛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答:一,狭义来说,除了四念处之外,都算不得正念。当然,有一个前提,狭义地说。每人修行阶段不同,念处也不同。不过,耍一下经验主义,就目前所接触过的所有学佛者来讲,还没有超过这个的。说的更通俗一点,是不可能隔
答:学佛要解决的是再有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很多人拿着佛法来解决没钱这个问题。《瑜伽师地论》上讲的明白,修行二资粮,福德资粮第一条是资财丰饶。很多人觉得自己赚不来两千万但是能学佛,还能学对路子……八万四
答:声闻乘修到阿那含,大乘修到阿鞞跋致,金刚乘修到本尊相应,再来发表看法一点儿不迟……或者更露骨地说,当下的状态还真不大有资格对某一乘发表感言……0到9十个数字没认全就来发表对数学科学的看法,固然后生可畏
答:老师和木匠或者玉雕师傅有一个共同特点……特别期待遇到好料子。有了好料,再加上精雕细琢,一定会打造一件绝世宝贝。师徒相遇如同企业招聘和员工求职。企业会说我这儿活少钱多离家近。你也总得证明自己对得起月收入
答:有两种资粮,可以成就福德和智慧。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第一条,财宝丰饶。其实特别好理解,一,想学佛,得先有厌离心。世间的五欲六尘都玩儿遍了,吃过见过,知道世间真心没劲了,才能不自欺地踏实修行。给
答:再讲个故事?!哈哈哈!老师父,带着弟子,和徒孙。祖孙三人一起去供养寺院。到了半山腰的时候,老师父说,你们两个上去吧,我不走了。上面还有一座寺院,很殊胜,你们去看看。弟子坐在老师父身边,徒孙伫立一旁。徒
答:没有遇到善知识,说明自己没有福德资粮。没有资粮想修行,就跟没有油想把车开出去一样……另外,您的这问题,持咒的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三千万遍以前,您和这个问题无缘……
答:学佛需要二资粮。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里有一条,遇善知识,而为福田。学佛没老师,说明没资粮。既然没资粮,就不是在学佛。所以,学佛没老师一点儿都不危险,因为丫压根儿就没在学佛,危险个啥?!这问题本
答:从教理说——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到这一步了必然见道。从实修说——定慧。禅定和智慧到了,暖顶忍完了必然连着世第一法。必然见道。就怕要资粮没资粮,要定慧没定慧的想见道,你说你可咋整……一穷逼问你怎么能
答:佛教系统里,除了释迦牟尼佛,余下的,你看谁是没有师父自己成功的?!知乎板块里,所有没有师父的,以及宣称不需要师父的,你看谁不是邪魔外道?!佛教修行上来是资粮位,你得具足一定的资粮才能开始修行。资粮分两
答:一,佛两足尊,不是两只脚丫子尊。而是两种资粮具足尊贵。两种资粮,就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丰饶,在种性社会里,托生在高级种性中。知乎上前一段儿有个孩子整天纠结于专修,就业,孝顺,资粮的问题。我说
答:这问题如同问,去哪儿买私人游艇。没钱的人不可能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买不回来。有钱的人用不着知道,卖游艇的上赶着来找你。没福德智慧资粮的,不可能知道,知道了给他法他也不认得,也接不住。福德智慧资粮够的,不
答:福德资粮者。谓由此故于今获得随顺资具丰饶财宝。遇真福田为善知识。离诸障碍能勤修行。智慧资粮者。谓由此故成就聪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获得随顺法教义教教授教诫。大正藏第30册No.1579瑜伽师
答:想成为优秀的学霸,三个过程。先自己写好作业;然后可以不写作业;然后和学渣一起写作业,教会学渣。想学佛成就同样三个阶段。先混好世间——福德资粮圆满;再寻求出世间——具足智慧资粮;然后倒驾慈航——福慧双运
答:佛毕生讲经说法,分了五个时期。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总说法要,声闻乘,菩萨乘,菩萨智慧,法华不二。大致这么五个时期。其中,方等时和般若时针对的是菩萨。方等在讲菩萨的见地,菩萨的行
答:福德资粮者。谓由此故于今获得随顺资具丰饶财宝。遇真福田为善知识。离诸障碍能勤修行。智慧资粮者。谓由此故成就聪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获得随顺法教义教教授教诫。大正藏第30册No.1579瑜伽师地
答:[查看详情]
答:您的问题不是业障深重,而是资粮不够。智慧资粮不够,缺法供养。这么的,您买一本论语别裁。每天只看一句原文以及对应的解释,看明白后,合上书。用自己的话把这句原文讲出来,讲给自己,给自己讲明白。每天一句,不
答:资粮很重要。不积资粮无悉地,犹如榨沙不出油。没有资粮,想有定慧,是不可能的……加行是生产线,生产禅定和智慧。但是拿啥生产?原材料是啥?二资粮。所以,生产线要调试,要运转。原材料也要大量囤积和进货。资粮
答:物质上——经济自由。不上班饿不死精神上——出离心。憋在屋里除了修法啥都不干耐得住。
答:[查看详情] 第四,明白学佛学啥。第五,专修的资粮在出离心,钱只是很小的一方面。这话我今儿说了对所有人有效。有了出离心,我供养你专修!钱算个屁!第六,最重要的,大夫在这儿呢!病友们相互慰藉没问题,但是别相互开方子啊
答:一,获得随顺资具,丰饶财宝,遇真福田——这是福。为善知识,离诸障碍,勤能修行——这是德。二,贪之!对福德都不贪,就没得玩儿了……三,修行!
答:教育的问题,往往不是针对孩子一个人的问题。爹妈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爹妈的问题。打小就不是那么学的,如今当然就不会那么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所有问题都给我们留了改正的时间,很多时候
答:[查看详情] 时间依然不够……唉
答:烂熟三字经!会读,会背,会做!
答:学佛是学智慧,不是学善良。否则买本儿雷锋日记当法本,去深入研究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