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答:抛开童蒙止观,摩诃止观这样的佛教内的说法,看一段《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答:好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讲一个特常见的“误区”。很多朋友认为心经短小,通篇260个字,所以心经简单。一上来诵经,就先从心经或金刚经开始。殊不知,这并不是最合适自己当下的经论。佛陀悟道讲经,大致分为五个
答:一,止观(术语)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毗钵舍那Vip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