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求不得。我们不可能被满足每一个愿望,总有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得不到自然不爽。二,怨憎会。我们不可能只和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身边总有不喜欢而不得不交往的人。也不爽。三,爱别离。不管啥玩意儿,终归不可
答:某人说学佛,即非学佛,是名学佛。学佛为什么?——苦为了寻求平静——您可以去学瑜伽;为了仕途平坦——您可以去学厚黑学;为了梦想实现——您可以去学卡耐基;为了人见人爱——您可以去学蔡康永;为了挣钱发财——
答:我饿了,饿得前心贴后背了,这时候最快乐的事儿是吃。吃饱了继续吃,吃撑了,吃顶了,其实比饿着还难受。我困了,困得俩眼皮擡不动了,这时候最快乐的事儿是睡。睡醒了继续睡,睡不着也得睡,其实睡多了是一件更痛苦
答:狗有狗的世界,人有人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我们生生世世都太善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琢磨别人的事儿。换个位置看看?从前,有一只狗狗叫阿布……1.佛教所追求的快乐和一般人不同,但是排斥世间快乐的原因是?阿布最
答:挺好的。处理它干嘛?!凡夫就是这样,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答:[查看详情]
答:[查看详情] 来不及了。就这么的吧。大概说明白了
答:自己放不下,唯有时间帮你放下。过两天发生个更刺激的事儿,就顾不上这个寒心和嗔恨了……旧苦之中新苦为乐,众生不都是吃席一样,菜一盘盘上,苦一个个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谁还记得吃了啥……
答: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很多人学佛没效果的唯一原因,就是学错了……成佛就像吃苹果,苹果什么味道,吃过的人都知道,成了佛的人也都知道。所以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两个人讲了那一大段;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
答:《般泥洹经》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以要言之,五盛阴苦。已觉斯苦,能断爱习,是谓得眼,为极是生,后不复有苦;《大般涅槃经》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当勤观察
答:1、没人通知过就被生下来了。2、未经您同意就一天天变老。3、未得到授权就随意生病,感冒发烧脑袋疼。4、死亡来临的时候也不问问我是不是想死。5、喜欢的东西总有得不到的,Prada的包,江诗丹顿的表。6、
答:正报庄严,依报自然也庄严。快乐不是恒久的,烦恼都是痛苦的。快乐和烦恼有什么恒久可得的“乐”呢?!所以不成道就苦嘛……
答:看到了八样儿东西1、爱别离2、怨憎会3、求不得4、五阴炽盛5、生6、老7、病8、死
答:哪位师兄把十二因缘默写一遍。别在我的答案评论里,自己新开一答案。然后讲讲触缘受到生缘老死……最靠谱答案的师兄等我的菜菜长成了,送!
答:您说的苦,是不能想干嘛就干嘛。佛说的不苦,是能不想干嘛就不干嘛……压根就是两码事儿,所以,大部分普通人(当然也包括您)凭啥要学佛?!
答:不管是三法印还是四法印,诸行无常的下一个就是诸漏皆苦。啥叫漏?一起心动念就是漏,一攀缘就是漏,一著相就是漏。往玄了说,无明就是漏。无明是导致轮回的根本。往通俗说,作为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活着就是漏。没漏
答:苦是结果,是提炼加工出来的,人生的经历就是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看不出苦,只能说明生活经历太浅,把学佛放一放,去好好经历人生……有了人生感悟,再来学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