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是如何看待阳明心学的呢
3/20/2021
如何提问
学会提问
知识与经验
倒果为因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1 赞
知乎上两种最傲慢的提问,
如何看待……
……是什么体验。
不是提问态度不好,
而是逻辑起点的偏颇……
每个人怎么看待一件事,或者对于一件事的体验,
是他的经历之后凝练出的经验。
经历是因,反思是缘,体验和观点是果。
那么按照因缘果报的道理,我们都有经历,各个反思不同,有了不同的体验和观点——这是交流。
而偏巧就有人觉得,我没经历和反思,可以直接理解明白对方的体验和观点。
没有因就想有果……
是把对方想的太简单还是把自己想的太能耐?
这种问答但凡有效,佛就是两千多年来的头号无敌大骗子。
巴特,老佛爷不打妄语。
学佛也一样,止是经历,观是反思,观点和体验是成就……
如果这拨无因果的邪见有丁点可取,那不如直接问“如何看待无所住而生其心?”然后遍地六祖,又一个正法时代……
你有想法,就亮出想法然后和大家交流,
这种看待和体验的提问,往往只有一个结果——问了白问,答了白答。
答题的在自己的经验境界里自说自话,
提问的在压根不懂的范畴中瞎子摸象……
听完了回去之后,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谬种流传……
懂不懂,真不是有没有生僻字儿……
一个好问题,绝不是偷,应该是换……
如何看待……
……是什么体验。
不是提问态度不好,
而是逻辑起点的偏颇……
每个人怎么看待一件事,或者对于一件事的体验,
是他的经历之后凝练出的经验。
经历是因,反思是缘,体验和观点是果。
那么按照因缘果报的道理,我们都有经历,各个反思不同,有了不同的体验和观点——这是交流。
而偏巧就有人觉得,我没经历和反思,可以直接理解明白对方的体验和观点。
没有因就想有果……
是把对方想的太简单还是把自己想的太能耐?
这种问答但凡有效,佛就是两千多年来的头号无敌大骗子。
巴特,老佛爷不打妄语。
学佛也一样,止是经历,观是反思,观点和体验是成就……
如果这拨无因果的邪见有丁点可取,那不如直接问“如何看待无所住而生其心?”然后遍地六祖,又一个正法时代……
你有想法,就亮出想法然后和大家交流,
这种看待和体验的提问,往往只有一个结果——问了白问,答了白答。
答题的在自己的经验境界里自说自话,
提问的在压根不懂的范畴中瞎子摸象……
听完了回去之后,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谬种流传……
懂不懂,真不是有没有生僻字儿……
一个好问题,绝不是偷,应该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