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诸行无常这个道理后,会不会出现意志力降低,不再激流猛进,失去目标的坏处?
1/20/2016
苦

本人只是读过一丁点的佛法入门书籍,明白四法印的其中之一诸行无常。也就是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每一个事物的出现都有无数个因缘相互作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佛陀这样说是教导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再执着。那这样的话会不会导致如提问中出现的情况?人不再强求,不再坚持,不再努力,不再追求?这样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法嘉宗智 回答
不管是三法印还是四法印,诸行无常的下一个就是诸漏皆苦。
啥叫漏?一起心动念就是漏,一攀缘就是漏,一著相就是漏。
往玄了说,无明就是漏。无明是导致轮回的根本。
往通俗说,作为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活着就是漏。没漏也不会轮回于六道之中。
所以您看,只要活着,就是苦的。
佛说世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取蕴、求不得。
生在世间,作为世人。就永远逃不脱这八种烦恼。
而更可恨的,这八种烦恼总是不期而至,总是接踵而来。
所以明白诸行无常,而且知道所有的无常都很不爽的时候,我不知道哪儿还有勇气出现意志力降低和不在激流猛进、失去目标……
佛当年就是看到了世间苦,以及这些苦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无法控制的时候,才撇家舍业,抛弃妻子的连夜跑了……他被世间苦和世间无常真的吓到了……
您如果也被吓到,您就真的是在学佛了……
啥叫漏?一起心动念就是漏,一攀缘就是漏,一著相就是漏。
往玄了说,无明就是漏。无明是导致轮回的根本。
往通俗说,作为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活着就是漏。没漏也不会轮回于六道之中。
所以您看,只要活着,就是苦的。
佛说世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取蕴、求不得。
生在世间,作为世人。就永远逃不脱这八种烦恼。
而更可恨的,这八种烦恼总是不期而至,总是接踵而来。
所以明白诸行无常,而且知道所有的无常都很不爽的时候,我不知道哪儿还有勇气出现意志力降低和不在激流猛进、失去目标……
佛当年就是看到了世间苦,以及这些苦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无法控制的时候,才撇家舍业,抛弃妻子的连夜跑了……他被世间苦和世间无常真的吓到了……
您如果也被吓到,您就真的是在学佛了……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佛唰的一下就跑掉了,给身边的人造成的痛苦怎么办呢?常人因不负责任唰的跑掉是造业啊。
答:所谓智慧解脱,就是用智慧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您所谓的造业,是凡夫的知见。因为凡夫没有智慧,认为这是造业。他在这件事儿上不解脱。而佛的智慧在这件事情上是解脱的,所以不存在业。菩萨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用智慧从烦恼里出离,但是凡夫愿意自找的烦恼。菩萨没办法。


问:自性清净又为什么会产生无明??
答:您要是当下真清净,就问不出这个问题来;能问出这个问题来,也没法明白到底什么叫清净……


问:无明来自于问问题的人不清净?绕开了问题本身吧。所以佛经里问佛此问题的菩萨都不清净咯?佛的回答虽然没能完全令我想通但至少听着舒服,您这回答……
答:您这个问题,在圆觉经第五章出现过。问题类似。佛的回答是,非为正问。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问题本身就错了。当然我可以戏谑地把这四个字解读的更喧闹一些。其实佛经里问问题的菩萨,真不代表自己不懂,无非是代众生来问而已。比如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典型的揣着明白帮众生装糊涂。您不能钻了清净的文字坑,不能把清净理解为啥都没有。那不叫清净。连没有也没有,才是清净。连没有都没有了,又哪儿来个无明呢?!


问:好吧,难道想明白的唯一途径只有自个儿成佛先:-(我就是很好奇,佛鼓励众生能独立思考、能不懂就问,可是有些根本问题又着实没能让人想通,比如这个问题一问出来,佛直接把“问题”本身给否定了,问题都错了又哪有所谓的正确回答呢?佛的逻辑是自洽的,可“梦里说梦”并不是为何做梦的原因啊,不知师兄对这点有木有独到见解?
答:佛说不可说,不可得,意思就是佛的智慧没法用语言说明白,没法用思维想明白。所谓闻思修不是推演。否则那叫观察义禅,是外道邪法,所以阿难不开悟。因为佛的智慧压根就不在六根和六识里。所以要放下我们对于六根六识的执着,才能见到佛说的那个智慧。才是所谓的真清净。因为眼睛有病而看到空中开花,现在所要做的是治好眼病,而不是琢磨花儿是啥时候开的。佛通篇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问:嗯,意思我明白啊,可怎么才能征得呢?毕竟只有真正征得之时才能说是真懂了吧,现在我也只是意会罢了。虽然在家、出家都是形式,但在红尘里太容易心生挂碍,出家又放不下,真是左右为难啊。师兄可有实践上的好方法?
答:所以佛说二法得解脱涅槃,一曰止,一曰观。所以成佛就是定力和智慧的增长。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