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世间的美好?

12/30/2017
实修
...
网友提问:佛教如何看待世间的美好?
有漏皆苦是怎么得出来的?

法嘉宗智 回答

每一件美好的事物,从客观来说不可能恒久,从主观来说不可能持续……


大肘子美好。

客观来说吃多了拉稀;

主观来说吃多了发腻。


大肘子是乐么?其实只是一种新来的苦。


众生颠倒,是以苦为乐……只顾及到了一时的触受,而不管生灭的短暂……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可是开始的那一刻不可否认他的美好
问:生而为人 本很痛苦
美好没不触摸 活的没有意义
答:转瞬即逝的美好难道不苦么?
问:生而为人 有谁不苦?是人 就逃不掉 逃不掉各种苦。
既然苦难免的...那为何不珍惜那些美好...尽管稍纵即逝 尽管短暂
毕竟我们活着....
答:所以修行就是学怎么不苦。
问:修不苦,是害怕痛苦就拒绝所有美好。还是学着接受然后改变自己更美好?
答:一道5cm的伤口,对于4岁的小姑娘能邪乎俩礼拜;对于一个20岁的小伙子可能伤疤好了都没意识到受伤了。同样的伤害对于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学佛,就是学怎么从小姑娘长成小伙子……还得是大小伙子!
问:法嘉师父,既然我已经认识到世间美好悉归无常,但我为什么还是恋恋不舍,入世心切呢
答:知道做不到。没禅定呗……
问:做不到所以没禅定呢还是没禅定所以做不到呢
答:没禅定所以做不到。
问:那该如何有禅定呢
答:功夫啊!功课啊!精进绵密的功课啊!
问:恕我愚痴,请问做什么功课。
答:找师父,传法门,定功课。然后去做。
问:只是世间尘事所累,无缘拜师的人该怎么办
答:没有放不下的。只有不想放下的。愿意被累,就先累着呗……
问:神通不敌业力。神通不敌业力。
不过虽然心尚未出世,但也已发愿要除去入世之心修得出世之心,这大概也算是已经种下种子了吧。
答:死了带的走么?带不走那就是臭狗屎……
问:嗯
答:妄念打多了,自己都信了……种种子这事儿本身有没有种子呢?不能脱离了往昔只看当下啊……
问:那您心里还有好坏美丑么
答:这如同捅我一刀我疼不疼?肯定疼。但是我不难受……
问:啊??
那不是无所畏惧了……所以学佛是为了不管遇到啥都能接受,这是禅定
知道该怎么办,这是智慧
得到禅定需要功夫,这么理解可以吗
问:你真不难受吗??
问:为什么你能不难受呢,你不怕疼?╯▂╰
答:可以这么理解……
答:因为能控制自己的起心动念。
问: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您学佛后感到自在吗,解脱了没。
学佛好不好呀
问:你没魄力,又想要尘世,又想要拜师
踏踏实实做一个不好吗?不敢吗?
答:谁?
问:哈哈哈
问:学佛真就这么朴实无华啊??
确实解脱了,但说好的解脱轮回,了知一切呢??
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食不饱。别说了,快吃!
问:啊呜
嗷呜一口……
哈哈哈哈
问:您回答的念佛意根观想,太难了啊。
别的五根倒是会,光持名可以吗
答:您有病,问大夫怎么办。大夫开了方子,六味药,您说,其中一个太苦了,我不吃这个,只吃其他五个,行么……您要是大夫,您咋说……
问:观想个 阿弥陀佛,四个金色大字可以吗。
佛像确实对我来说太难了
答:可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