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疑惑,佛说,如山一般大的我执是坏的,却还是比芝麻粒的对空性的执着要好得多,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2 赞
这题需要两段经文一起看。
一,
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
大正藏第 16 册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经
意思很简单,宁愿起大大的我见,不起小小的空见。
我见,来自于我执,因为执着有我,以四大假和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根据色法和心法,一切色声香味触法而有的一切知见,叫做我见。
而转过来说,空见,对于“空”的见解。
空不是没有,不是断灭,不是归零。很多人按照自己的认知能力把空理解为了二边中的一边。
最早有人告诉我他不好不坏是中道。我说狗屁,这叫三道,好一边,坏一边,不好不坏你站中间。
后来还有人告诉我没有好坏是中道。我说你依然狗屁。好坏是一边,没有好坏你依然站在另一边。
所以我见都是二边的,都是对立的,在安立任何一个概念A的时候,一定有一个“非A”与之对应。
所以,最要命的来了。
人们怎么解读空,都在同时安立两个概念,一个是他说的A,一个是“非他说的非A”。
所以,无论怎么说,都不是空。也就是我老说的,六根六识缘不到空。
在六根门头上是不能讨论空的境界的。因为怎么讨论,都是错的。一张嘴就错了。
那么现在所谓的空见,其实说到底,还是我见。
基于自己的我执而对空所形成的见解,
显然,空见不是空。抱着空见,也证不得空。
所以我老说,说食不饱。智慧的境界是实证的,是说不出来的。
很多人都是哲学家,总觉得自己能把这事儿想明白。
但是,佛法,作为世法之外的出世间智慧,真心想不明白,也真心不能想。
二,
那么起了空见,把空的认知落入了没有,空无,寂灭。
再回过来看众生的时候,必然起增上慢,大我慢,各种下三滥的慢。
所以佛说,宁愿你执着于贪嗔痴像须弥山一样,也别用你的狗脑子琢磨空性而生出一些臭狗屁的知见然后还落入“谁与争疯,独孤求败”的臭狗屎里……
时刻检查自己,当对空的理解有丁点偏差,丁点执着,对身边人有丁点鄙薄的时候,还不如回去乐乐呵呵贪嗔痴。
你有钱你看不起穷人,你长得好看看不起丑八怪。你的钱和美貌是可以生灭的,是无常的。
而最要命的,那些法油子他认为他对于空的理解是不动的。这就要了命了……
我见而来的各种贪嗔痴,还有让你认识到自己错了的那一天。
而由对空见而来的贪嗔痴,连让你看到自己是傻逼的机会都没有……
三,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大正藏第 19 册 No. 094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这16个字把无明和觉说得到位了。
无论我见,还是身见,还是空见,说到底都是知见立知。
都是在本来清净上面再安一个不清净。
所以我见不可取,空见不可取,一切见不可取。
四,
曾经有个人,我说他错了,他对空的理解不同。
他梗着脖子不承认,他觉得自己牛逼,天下第一。
除了他,谁都是臭狗屎。
就乐于鼓捣些个依文解意的东西,我跟他说这都是知见立知,他说我是魔网。
他对于空的理解是错的,是断灭的,是二边的。
他对于增上慢的行持是瓷实的,瞅谁都不入流,唯我独尊势不可挡的。
然后乐于指教众生,谁中了魔箭,谁被套住了魔网。
其实自己早被扎得跟筛子似的了。
看看他的回答,看看字里行间的指责,看看他跟个圣者老师指点江山一样给人家布置的作业。
还是我那句老话,无章节无厘头答非所问地引经据典时看着绝逼人模狗样的,千万别说自己的话,一张嘴保准吐不出象牙来!
这是现实版的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看着都可怕……
以前的那个杂志还有报纸上老搞一些猜谜猜题的游戏,右下角经常一排小字儿……
(答案本期找。)
网友上传配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