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禅宗加净土,犹如戴角虎”。可净土是要信,禅宗就是要疑。该如何把握?如何实修?

1/2/2017
往生 下品下生 念佛 实修
...
网友提问:常听人说,“禅宗加净土,犹如戴角虎”。可净土是要信,禅宗就是要疑。该如何把握?如何实修?
净土讲求信愿行,信愿持名念佛,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一向专念。禅宗则讲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该如何平衡,才能做到禅宗加净土?初学佛的人很难分辨,或者说很难同时做到这两个方面。虽然明白两边都是在修禅定,方法不同,但实操起来,还是会觉得别扭。请有实修经验的师兄,不吝赐教。南无阿弥陀佛!

法嘉宗智 回答

修行分四个阶段——信、解、行、证。

信是相信法门,相信佛陀,相信三宝,相信自己本自具足圆满佛性,通过修行去除无明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解是确切明白修行到底要修什么,学佛到底要学什么,法门要怎么修,仪轨如何,窍诀如何,方法如何,遇到对境的解决办法如何。

行是行持,知道了该怎么做,就认认真真不间断地绵密去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个人。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证是经过千难万阻的功夫行持,最终定慧圆满,证得果位……


净土宗的信,是第一步。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愿,相信念佛法门真实不虚,相信大势至菩萨的教法殊胜,相信念佛成佛,相信可以通过这一门得解脱。净土宗不光是信,信完了要愿,愿完了要行。所以信是第一步,只靠信往生。断没有这个道理。阿弥陀经里说,极乐世界所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这句话几个意思?自己研究……纵观九品往生,下品下生几个做得到?嘿嘿嘿


禅宗的疑,是第三步。有疑情。疑情不是疑问。念佛是谁?是我。我是谁?我是我妈儿。我妈是谁?我妈是我妈。然后陷入死循环。这是参话尾。这是疑问,而真正的疑情,是念一句佛号,这句佛号从哪儿来,佛号起来之前那个是谁?这句话说出来之前那个是什么?所以临济祖师本焕长老在弘法寺禅七开示的时候提话头,每人一个嘴巴子,那么讲话的是谁?这句话是从哪儿说起来的?没说之前那个又是什么?这是话头,一句话没起来之前的那个头。这是疑情,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找问题到底从哪儿来……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没有疑情,就没法悟。因为疑情是下手点……


净土的信是世界观,禅宗的疑是方法论……

净土信完了要行,敲烂他三个木鱼,

禅宗解完了要修,坐烂他三个蒲团。


宗门不许谈境界,教下只能论功夫。

离开了功夫,定课,实修。都是法油子……



网友上传配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