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抨击婆罗门教的烧身灭罪,却鼓吹燃指供佛?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批评婆罗门法自烧灭罪,【提违答言。欲自烧身灭除殃罪。辩才答曰。汝身罪业。随逐精神。不与身合。徒苦烧身。安能灭罪。】
楞严经则提倡 【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𦶟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徒苦烧身,安能灭罪?
能于如来形像之前……烧一指节……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是否信佛的自残不是自残呢?
法嘉宗智 回答
学佛其实特怕一件事儿——我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
现在特别佩服智者大师,开讲妙法莲华经,一个妙字讲了九十天。
想必如果我去,一百九十天也讲不清楚……
佛说佛经的时候含义甚深,翻译佛经的这些老家伙也都不是吃素的……
每一个字的运用,可能现在最牛逼的瑞士手表精准度和阿尔法狗的计算能力都元不能及……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𦶟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挹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大正藏第 19 册 No. 094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佛真的是老司机,千万别用自己那点儿水儿去琢磨他老人家……
引用的部分全段一句话,三个要点。
一,佛说这话的对机众是决定发心修三摩提的比丘。不针对所有其他有任何非分之想的行者。对机众说的很明白,目的是为了修三摩地,不是所谓的忏罪、供养、祈福、回向……
说的更扎心一点儿,但有一念,佛爷啊,我用身体供养你,然后烧这么一下子,都不在此之列。所以这里佛只说了燃指,但是压根就不是在供佛。
二,为此舍身。显然,这么做的目的也说的明白,为了修行三摩提,必须放下对自己身体的执着。所以不是为了燃指而燃指。更不是为了供佛而燃指。成员简单——发心修三摩提的比丘,目标明确——学会舍身。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不对路的,不在其中。
三,每次读到佛经里老司机的黑话,又看到被广泛误读的时候,心里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
原文说的明白,如来形象之前。
问题来了,啥叫如来?比较格式化的翻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追问一个闹心的问题——如来有形象么?!
如来本就指法身,法身无形无相,也不增不减,不来不去……
那么问了,如来的形象到底在哪儿呢?到底什么才是如来形象呢?
泥捏的?铜铸的?纸糊的?那叫如来么?那玩意儿在工厂叫活,在店里叫货……
显然,能够知道如来在哪儿,能面对如来形象的,必然有个起步价喽——证得法身的菩萨。
否则你都不知道如来形象是个啥样儿,怎么燃指哦?!
问题清晰了,
燃指,是为了修三摩提,已经证得了法身,进而为了学习放下对色身执着的修行者(菩萨)所预备的。并且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和利益驱使……
只怕有能耐修到这里的成就者……
别照镜子!说的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