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个问题想求回答?
8/18/2016
楞严经
地藏经

第一个是,善男子善女人,是怎样的境界的人,看经书,以为是如我们一般的凡夫..但后来琢磨琢磨,感觉并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比我们高出好大的境界啊。
第二个问题是,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修行有成,了脱生死。但又选择下一世回到这个世界。他们为什么不选择投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极乐世界修行之后再来。而只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扣着挠着。
第三个是问题是,如果说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庄严道场。为何会容忍外道,比如印度教,比如基督天主教,比如道教。为何道教先于前,而说是世尊的道场呢。
第四,人生在世,如履薄冰,如何让自己美满,让身边的人幸福。
第五个。。求师兄别发图片。。
法嘉宗智 回答
第一个是,善男子善女人,是怎样的境界的人,看经书,以为是如我们一般的凡夫..但后来琢磨琢磨,感觉并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比我们高出好大的境界啊。
佛教对于善恶的描述,和我们从道德上的认知略有不同。
地藏经里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大涅槃经里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佛教里定义的善恶,觉正净为善,贪嗔痴为恶。
一切趋向于觉正净,导引向解脱涅槃,符合三十七菩提道品的,都是善,
反之,堕入无明,落入分别妄想执着,引入贪嗔痴的。就是恶。
那么一切愿意离苦得乐,解脱涅槃,发愿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有情众生,
就都是善男子,善女人。
您能有此一问,您已然当属善男子善女人之列了。随喜赞叹!
第二个问题是,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修行有成,了脱生死。但又选择下一世回到这个世界。他们为什么不选择投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极乐世界修行之后再来。而只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扣着挠着。
了生脱死,是证得了那个不生不死的清净圆满智慧。
从智慧上来打碎一切由无明所引发的十二因缘链条上的每一环。
在心经里,对于般若智慧,也就是空行智慧,也可以叫佛性,
大致的描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其实就是俩字儿——不动。
从来没有动过。
在凡夫的分别执着里,我们认为西边比娑婆好,我要去西边。
而在佛的境界里,心净则佛土净。不是因为佛土不净而被我感知,
而是我的无明放下后,看哪里都是净土。
因为佛性的智慧本身不生灭,不增减,那么看待一切周遭的世界也自然是不生灭,不增减。
如果娑婆的人都想去西方,那西方的人又该去哪儿?
所以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学佛转的是心,不是境。
众生因为五毒炽盛而沉溺苦海,就像一个人眼睛有病,看到了空中有花。
当下所做的是要治好眼病,而不是去寻找哪朵花更漂亮。
所以问题不在境界上,而在自己的攀缘心和无明上。
算法对了,一定都是正确结果,
而算法不对企图通过修正错误结果来达到正确,
这就是自欺欺人。
第三个是问题是,如果说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庄严道场。为何会容忍外道,比如印度教,比如基督天主教,比如道教。为何道教先于前,而说是世尊的道场呢。
佛教一个很核心的根本知见,是因果知见,也叫缘起法。
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来的,一切都是因果的呈现。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凡夫众生种无明的因,得轮回的果;
佛种觉正净的因,得涅槃的果。
无论谁,都逃不脱因果道理,这是法尔如是的。
佛种下不分别、不妄想、不执着的因,祂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
自然不再落入分别、妄想和执着。
祂看谁都是佛,祂看一切都是正法,祂看一切都是本来清净。
这是佛陀的业。
众生天天贪嗔痴无明,有了好坏、长短、是非、美丑,
自然有了庄严和不庄严,有了如法和不如法,
有了外道和内道,有了容忍和不容忍。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放下这个分别执着,您就在这个问题上成佛。
所以有一句话,一切法都是佛法。
能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您再看这个世界,其实特别美好。
楞严经里有句话,当知虚空生汝心内,况诸世界在虚空焉。
不是说世界是谁的道场,
而是一切都在我们心里,你的那颗心,其实就是佛心……
诚然还有后半句话,
佛说佛心,即非佛心,是名佛心。
佛心也是假安立之的一个概念而已了……
第四,人生在世,如履薄冰,如何让自己美满,让身边的人幸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那么就如此对待别人。
不要做“自己不愿作为承受者去面对”的事。
佛教管这个叫因果不虚,你种好因,一定会有好果。
英文叫 You share rose get fun。
第五个。。求师兄别发图片。。
难得我显摆一次蹩脚的二手英文,还是配张图吧。
You Share Rose Get Fun。
佛教对于善恶的描述,和我们从道德上的认知略有不同。
地藏经里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大涅槃经里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佛教里定义的善恶,觉正净为善,贪嗔痴为恶。
一切趋向于觉正净,导引向解脱涅槃,符合三十七菩提道品的,都是善,
反之,堕入无明,落入分别妄想执着,引入贪嗔痴的。就是恶。
那么一切愿意离苦得乐,解脱涅槃,发愿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有情众生,
就都是善男子,善女人。
您能有此一问,您已然当属善男子善女人之列了。随喜赞叹!
第二个问题是,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修行有成,了脱生死。但又选择下一世回到这个世界。他们为什么不选择投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极乐世界修行之后再来。而只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扣着挠着。
了生脱死,是证得了那个不生不死的清净圆满智慧。
从智慧上来打碎一切由无明所引发的十二因缘链条上的每一环。
在心经里,对于般若智慧,也就是空行智慧,也可以叫佛性,
大致的描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其实就是俩字儿——不动。
从来没有动过。
在凡夫的分别执着里,我们认为西边比娑婆好,我要去西边。
而在佛的境界里,心净则佛土净。不是因为佛土不净而被我感知,
而是我的无明放下后,看哪里都是净土。
因为佛性的智慧本身不生灭,不增减,那么看待一切周遭的世界也自然是不生灭,不增减。
如果娑婆的人都想去西方,那西方的人又该去哪儿?
所以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学佛转的是心,不是境。
众生因为五毒炽盛而沉溺苦海,就像一个人眼睛有病,看到了空中有花。
当下所做的是要治好眼病,而不是去寻找哪朵花更漂亮。
所以问题不在境界上,而在自己的攀缘心和无明上。
算法对了,一定都是正确结果,
而算法不对企图通过修正错误结果来达到正确,
这就是自欺欺人。
第三个是问题是,如果说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庄严道场。为何会容忍外道,比如印度教,比如基督天主教,比如道教。为何道教先于前,而说是世尊的道场呢。
佛教一个很核心的根本知见,是因果知见,也叫缘起法。
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来的,一切都是因果的呈现。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凡夫众生种无明的因,得轮回的果;
佛种觉正净的因,得涅槃的果。
无论谁,都逃不脱因果道理,这是法尔如是的。
佛种下不分别、不妄想、不执着的因,祂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
自然不再落入分别、妄想和执着。
祂看谁都是佛,祂看一切都是正法,祂看一切都是本来清净。
这是佛陀的业。
众生天天贪嗔痴无明,有了好坏、长短、是非、美丑,
自然有了庄严和不庄严,有了如法和不如法,
有了外道和内道,有了容忍和不容忍。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放下这个分别执着,您就在这个问题上成佛。
所以有一句话,一切法都是佛法。
能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您再看这个世界,其实特别美好。
楞严经里有句话,当知虚空生汝心内,况诸世界在虚空焉。
不是说世界是谁的道场,
而是一切都在我们心里,你的那颗心,其实就是佛心……
诚然还有后半句话,
佛说佛心,即非佛心,是名佛心。
佛心也是假安立之的一个概念而已了……
第四,人生在世,如履薄冰,如何让自己美满,让身边的人幸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那么就如此对待别人。
不要做“自己不愿作为承受者去面对”的事。
佛教管这个叫因果不虚,你种好因,一定会有好果。
英文叫 You share rose get fun。
第五个。。求师兄别发图片。。
难得我显摆一次蹩脚的二手英文,还是配张图吧。
You Share Rose Get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