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7/1/2016
楞严经
...
网友提问:什么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除了下面的一些不同之外,本质在哪儿呢???


佛教在最初其实并无大乘、小乘之分,在释迦牟尼圆寂后约百年时间,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佛教徒中的一些人对教义、教规的理解发生了分歧,形成了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派。随后,这两大部派又不断发生分化。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从佛教部派的分化中产生。


大乘佛教信徒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涅般木境界之彼岸,“救渡一切众生”成就佛界,而贬坚持原始教义,只求“自我解脱”的教派为“小乘”。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乘佛教?什么是小乘佛教呢?



大乘与小乘佛教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佛陀的看法不同。


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导师和彻底的觉悟者,是唯一的佛;大乘则把释迦牟尼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且认为除释迦牟尼外,提倡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2、修持方法不同。


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3、修行方式不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4、教义学说不同。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威武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常主张“人法两空”,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是大乘思想的重要体现。


5、修行目标不同。


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偏重于个人的解脱,把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具体来说有所谓“四向四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而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6、生活习惯不同。


部派佛教延续原始佛教托钵乞食的生活习惯,不禁肉食。佛陀时代制定的戒律表明有三种肉病者可食,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疑为我杀,允许吃“三净肉”;大乘佛教的许多经典都反对肉食,如《涅盘经》《楞伽经》《央掘魔罗经》《楞严经》等,这一点对后来汉传佛教形成“素食佛教区”影响很大。


除了上述的不同之外,其本质在哪儿呢?


法嘉宗智 回答

是不是北方的做法还有木耳和玉兰片?!
你确定你这套沽名钓誉的北方做法没有杂交鱼香肉丝?!

这是一本正经地睁着眼睛胡说八道啊!

大小乘的问题其实在知乎里讨论过很多了。随便搜搜,大概其看看,貌似我都答过两次了。
一定会完善您的这个答案和知见的。
加油!
也感恩您!从您总结的六点中,我也学到了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