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妙法莲华经可以确保生于天上?

法嘉宗智 回答
一,
法华经是佛不请自说的一部经典。
所有的佛经里,都是有人来请佛说法,佛才开讲法要,大转Fa轮。
但是唯独法华经,没人请法,佛自己说的。
因为法华经的义理太深奥,太玄妙了。
从天台五时八教来讲,最后一时,法华涅槃时。
佛一辈子讲法,用牛奶来比喻,乳,酪,生酥,熟酥,醍醐。
最纯最精妙的法要,就是法华经,就是大般涅槃经。
曾经智者大师开讲法华经,一个妙字讲了90天。
所以法华经的义理绝对不是字面上的这些个文字相所指的意识相,而是真正无形无相的无上圆满智慧。
二,
生于天上的前提是受持法华。
什么叫受持?领受,行持。
佛把最精妙的智慧在法华大会上讲出来,能不能领受?领受的有几个?
反正一开始五千个比丘退席了。粗看来说,这5000人的修证水平秒杀现在末法时期一切众生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以这5000人都不能领受法华智慧,现在的末法众生谁敢说自己领受了法华智慧呢?
五千比丘退席的时候,佛说,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意思就是说,这些增上慢人啊,退了也好。
而当今的修行者,谁敢说,谁配说自己有增上慢呢?
您总得先增上,然后才能慢,对不对?
现在人的慢,哪个不是卑劣慢?哪个不是邪慢?哪个不是慢过慢?哪个不是过慢?
能修到生起增上慢的地步,也值得随喜赞叹。
修出来的压根儿没几个。而在法华智慧面前,佛又说,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多么无奈的卑微和讽刺……
三,
如果领受起来都这么困难,遑论行持?
六祖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悟了,见道位了,明心见性了。才能转法华经。
才如楞严经所说,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否则都是被法华经的文字相在转。
不攀缘了,才能知道随缘,才能遇缘即应,才有般若,才有六度,才有自在。
各种攀缘呢?即便是攀法华经的缘,着法华经的相,就不是攀缘着相么?
先别说转法华,敢问能与法华经相应么?
如果不能与法华经相应,又怎么受持法华经呢?
领受这么难,行持更难。
当年法达比丘念诵了三千部的法华经,最终“法即甚达,汝心不达。”
法华经的从头到尾的宗旨——开、示、悟、入佛知见……
不到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谁敢说自己受持法华经?!
佛是老司机,知道众生福薄慧浅,重点内容经常一带而过。
而众生乐于攀缘,执着,贪爱的花里胡哨浓墨重彩地多加渲染……
内行看门道。知道佛经里几个字可能会对应着几大劫甚至几十大劫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外行看热闹。超度啊,金砖铺地啊,不退转啊,升于天上啊,仅仅是圣边末事,不足挂齿……
很多人学佛的根本问题——把佛想得太简单,把自己想得太牛逼了……
网友上传配图

你所言甚為道理,令人欽佩,
但有些忽略,
我在此稍加補充說明,
你說->生於天上的前提是受持法華.
其實抄經書寫即可,法華經云: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
或讀.或誦.或解說.或書寫都有功德,
法華經云: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
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
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法華經云: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連普賢菩薩也來加持,法華經云:
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
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
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憙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
僅僅只是或讀.或誦.或解說.或書寫就有深大功德福報,如上述經文,
可是為什麼一些很明顯的功德果報,歷史上一直都沒發生,例如:
法華經云: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
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
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
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
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以上經文可知,讀經之人不老.不病.不死,肉眼變天眼,
但是,偏偏自古以來的大師都沒做到,
因此,他們就會認為是法華經太深奧,無法受持.領受.行持,
其實經文只是說得聞或若書寫即可,不需要高深的修行造詣去領受,
那為什麼都沒有看得到的好康?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此:(聽聽就好,因為難以證明)
當初世尊在說此法時就有一旁隨侍的某菩薩,雙手懷抱一本常存法界的法華經,
因為法華經自古就有了,不是嗎?
世尊說的就是這本常存法界的法華經,
那這本常存法界的法華經跟我們現在閱讀的法華經有何不同?
當然是有的,常存法界的法華經是不會有世尊釋迦牟尼佛的名字與行為等,
我們現在閱讀的法華經是諸大弟子以其錄音機般的腦袋記錄世尊說法而後再傳述給他們的弟子書寫成冊,
雖然不同,但是主要的佛法意義相同,
只是說要有明顯的現世功德果報,應該是常存法界的法華經才很明顯有的,
我們現在閱讀的法華經,絕對確定的功德果報跟其他經書一樣,就是在結尾處所描述的福報,各經不盡相同,
法華經云: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
所以受持此經很簡單,只要識字,會文言文,智商還可以,
但有一點很重要,此經很明顯是偏向屬於願意留在娑婆世界而非發願往生其他世界的人,
一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對於生於娑婆世界的天上,是興趣缺缺,因此看此經當然不是很忠誠,
碗內碗外是不會相應的,
願意留在娑婆世界的修行法華經者,
首先家裡有個清淨小空間,一張桌子就只放此經書,
牆上貼或掛聯子,上面寫著斗大的字[釋迦牟尼佛],
讀經書前先合掌唸道: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我某某某(自己名字)以至誠謙卑之心,無我.無人.非得.非行.
無身.無識.無想.無念,
現在要閱讀妙法蓮華經,敬請釋迦牟尼佛助我理解經義,感恩!
釋迦牟尼佛恩重如山 釋迦牟尼佛恩重如山 釋迦牟尼佛恩重如山]
看個人情況,一天看一.二次,每次一小時以上,
如果有在看其他經書,那兩.三天看一次也行,
要一心相信.絕對相信將來必定往生兜率天,自在享樂,壽四千歲,
要絕對相信,睡覺也會笑,以後死掉也要笑著死,
歲歲月月不離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