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对比金刚经产生的疑问?
9/2/2016
往生
下品下生
念佛
金刚经

金刚经云,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净宗提倡念佛法门,是不是以音声求阿弥陀佛呢?(题主自然知道金刚经上的佛是释迦摩尼佛,不是阿弥陀佛。但既然都是佛祖,为何会差别那么大,以音声求释迦牟尼就是行邪道,而念阿弥陀佛就是往生的方法呢?)
法嘉宗智 回答
抖个机灵,装个13,
看了一大溜的答案——我皆阅尽未满意。
很费解各位大德居士们,
为啥讲解念佛法门居然脱离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这等同于讨论美国法制而不提《独立宣言》嘛……
上原文!
划重点了啊!划重点!
都是考点!必考!
不复习的死定了!
一、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念佛,是忆念的念
啥是忆?
现在随我说的开始想——想想自己的老妈。
是不是自己亲娘的样子不加任何特效,Duang的一下出现在眼前?
发型,容貌,肤质,甚至说话的语音语调,表情,完全不用构建就直接跳出来?
是不是感觉好像一下子是从后脑勺和后脖颈位置蹦出来的?
这就是——忆。
现在——再想想自己中学班主任。
那老太太,或者那老头儿,
是不是一点一点,像搭积木一样,慢慢慢慢地,轮廓才清晰起来,
样子才渐渐浮现起来,需要慢慢组建组合,描绘勾勒?
是不是感觉好像是在前额脑门的地方成形的?
这是——想。
第一个重点,念佛是忆,不是想。
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刚才说了啥是忆,现在来看念。
念佛,不是念佛,不是用嘴巴舌头在那里叽哩咕噜,
而是用心念去忆念佛。
中国字向来讲道理,
念,当下的心。
也就是当下的起心动念都是佛,这才叫念佛。
坐在那脑子里开着奥运会,嘴巴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不叫念佛,
这叫叨叨佛。
如果有人坐在这里叨叨你,你会开心吗?
如果你不开心,为什么要这样对佛呢?!
刚才一起忆念了各家的皇额娘,
现在,我们试试来念佛。
是否能够像忆念老娘那样念佛呢?!
有几个是要描绘金光袈裟大莲花然后才有了佛的样子?
是不是想起佛来都像想高中班主任一样?
这是功夫不够,什么时候像想老娘一样想佛,这就是念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说的特清楚,
佛念众生就像老娘想儿子一样。
但是众生念佛就像学生念班主任一样。
所以众生都在佛的心里,而佛在众生的西天……
第二个重点,念佛,是像念老娘一样。
三、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先来个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入菩萨正性。
不见可得,毕竟不生。
既然不生,那么问题来了,还灭不灭咧?
当然不灭啊。都不生怎么灭呢?
所以,无生法忍的意思,
近似地理解为,证得了不生不灭的智慧。
现在这句话,八个字,
前四个字是禅定,以念佛心,
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像念老娘一样来念佛的心。
这是禅定,归到三十七道品里,
算正行、正精进、正思维,都对。
目的就是八正道最后一个,正定。
安住在像想老娘一样想佛的境界里,这个就是正定。
就是一开始大势至菩萨报告的,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的那个三昧。
三昧就是正定。
现在有了正定,
下一步就是智慧,也可以叫正智慧,用以区别邪定所生的狂慧。
六祖说,定和慧是一码事儿。就像灯和光一样,是体和相的关系。
定的时候,其实是智慧在起作用,在发定。
慧的时候,其实是定在起作用,在发智慧。
所以原话说“定时慧在定,慧时定在慧”。
那么有了念佛三昧,有了念佛的正定,必然会生起正的智慧。
好比有了灯,自然就有了光。灯是体,光是相。
那么这个智慧叫啥——叫般若,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无上智。没有再高级的智慧了。
有了正定,证得般若。然后安住在这个境界里,证得无生法忍。
重新串习一下!这是考点!重中之重!
弄不明白保准死!
无一幸免!无有活口!
绝对不打妄语!
1、通过功夫的深入,像念老娘一样念佛;
2、得到这样念佛禅定而生起般若智慧;
3、证得这个般若智慧而得无生法忍;
4、证得无生法忍名不退转菩萨。
到这里,才开始有了解脱轮回契入清净涅槃的影子。
不是圆满涅槃哦!只是开始涅槃哦!
没有无生法忍不要提涅槃,那只是捏个盘,还可以捏个杯,捏个碗……
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就是想老娘。
那么我此刻可以想老娘,过一会儿可以想老爹。
虽然都是念,但都是生灭的。
净念,一定是真正干净的念。
一定是通过像念老娘一样念佛,
而最后证得的那个“清净”的念。
为啥加个引号?因为一说清净,它已经不清净了。
当然也可以叫空念,也要加引号,因为一说空,已经不空了。
这是念佛的终极目标,大势至菩萨也说了,由此入三摩地。
三摩地就是三昧,就是正定,就是般若,就是不退转菩萨,就是开始趣入涅槃……
有过很多大德描述过这个真正的净念,
我就不列出来了。
不是因为懒,关键是有人看了去攀缘心作祟,贪心作祟
顺着文字相去找境界,那绝对不是净念相继,
那是24K的五阴着魔!
所以,
督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摄拢过来,
净念相继,一定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现在回到问题,
金刚经里说的,色见我,音声求我。
因为眼睛可以看到的色尘,耳朵可以听到的声尘,
是生灭的,是有为法,是有来有去的。
所以佛说,用这些有来有去的东西,是见不到真正的佛性的。
如来在这里理解为佛性,不具体指代某人。
啥叫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说通俗点儿——来了么?好像没来;走了么?好像也没走。
所以,如来就是指的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说这句话的根本含义——
用生灭的有为法,无法契入证得不生灭的无为法。
再看念佛法门,
用念佛的方法,来借假修真,以幻修幻,
以契入那个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所以金刚经那句话正好是念佛法门最好的注脚,
念佛出了什么声音,念佛看见了什么彩光,念佛闻到了什么味道,
统统都是行邪道,统统都见不到佛性,统统都走错了路……
所以念佛法门不是用音声求阿弥陀佛,
而是用音声通过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自己不生不灭的真正佛性智慧……
最后解释几句
1、念佛法门,念什么佛都好,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甚至于持诵释迦佛名号,观世音菩萨名号,都是念佛。
2、佛在哪儿?六祖说,心外无别佛。念佛是心在念佛,是调伏自己的狂心。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有人说我对药师佛有信心,念药师佛行不行?当然行!那念药师佛能否证无生法忍,证不退转菩萨?答案是肯定的,必然可以!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也没有明确告知大势至菩萨念的一定就是阿弥陀佛。佛是自性佛,是自心佛,念自己的佛。而具体那尊佛,只是个方便。目的是把东西吃到嘴里,用筷子,用勺子,用刀叉,都好。喜欢用哪个,哪个就是最好的。
3、念佛法门不完全等同于带业往生。念佛法门是成就自性三昧,念佛成佛。带业往生是借助阿弥陀佛的大愿,被接引到西方世界继续修行。一个是直接毕业,一个是找个中转站,去了再继续学。两件事情完全不冲突,也不矛盾。至于说,证得念佛三昧的是否一定可以往生?这个是必然的,经文里有。但是,但可是,可但是,念佛往生的是否一定得念佛三昧?这个真不一定。下兼容的原理大家都懂。
4、什么条件可以念佛往生,本来这个和题目无关,多嘴说一句。
啥叫至心十念,就是清清净净的念阿弥陀佛十声。
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任何其他的念头。
有人说,我可以啊,你听着,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
抱歉,您这一二三已然是妄念了。
还有人说,我可以啊,顿时脑子里俩小人儿,一个人念佛,一个人说,嗯,不错,没妄念,嗯,刚才也没妄念,嗯,还没妄念……
其实这第二个小人从头到尾在妄念……
所以我不说往生有多难,
但是就我所见过的几千上万号念佛的人里,一个能往生的都没有。
不是要打击信心,念佛法门本身很方便很殊胜,
无奈于多少人修错了方法。
吃错了药,怎能指望病早日好?!
吃错了药,不是药的事儿,是人的事儿。
只要念佛念对了,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但如果行错了路,只怕,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有人又要说,谁谁谁死了有瑞相了。
您这是以色见佛,以音声求佛,后面咋说来的?
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所以,修行,最核心,最根本,最要命的,
一切考点里的重中之重——
千万别自己骗自己!
好啦!今天写的有点儿多,
神神叨叨这么一大篇儿。
没智慧的随类各得解吧……
有智慧的,阿谁见余开口来?!
P.S. 有人说我讲错了,和南公的讲法不一样。
我通篇没有讲过要怎么念佛,出声念,微声念,金刚念,瑜伽念,莲华念,持明念……
这些具体的念法统统都不在考量的范围里。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念佛的方法,
诚然,如果一个方法谁都合适,那其实也是谁都不合适。
所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是自己修证路上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想念老妈的劲头来念佛,其实就是粗念到细念。
密宗也叫粗观生起次第和细观生起次第。
压根也是一码子事儿,也从不矛盾。
一万个人可以念一万尊佛,一万个人也可以念同一尊佛而分别有一万种方法。有人说十五的月亮是圆的,有人说初一的月亮是弯的。难道因为他俩说的不一样,就一定有个错的吗?!当然智者自会分辨吧……
看了一大溜的答案——我皆阅尽未满意。
很费解各位大德居士们,
为啥讲解念佛法门居然脱离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这等同于讨论美国法制而不提《独立宣言》嘛……
上原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划重点了啊!划重点!
都是考点!必考!
不复习的死定了!
一、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念佛,是忆念的念
啥是忆?
现在随我说的开始想——想想自己的老妈。
是不是自己亲娘的样子不加任何特效,Duang的一下出现在眼前?
发型,容貌,肤质,甚至说话的语音语调,表情,完全不用构建就直接跳出来?
是不是感觉好像一下子是从后脑勺和后脖颈位置蹦出来的?
这就是——忆。
现在——再想想自己中学班主任。
那老太太,或者那老头儿,
是不是一点一点,像搭积木一样,慢慢慢慢地,轮廓才清晰起来,
样子才渐渐浮现起来,需要慢慢组建组合,描绘勾勒?
是不是感觉好像是在前额脑门的地方成形的?
这是——想。
第一个重点,念佛是忆,不是想。
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刚才说了啥是忆,现在来看念。
念佛,不是念佛,不是用嘴巴舌头在那里叽哩咕噜,
而是用心念去忆念佛。
中国字向来讲道理,
念,当下的心。
也就是当下的起心动念都是佛,这才叫念佛。
坐在那脑子里开着奥运会,嘴巴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不叫念佛,
这叫叨叨佛。
如果有人坐在这里叨叨你,你会开心吗?
如果你不开心,为什么要这样对佛呢?!
刚才一起忆念了各家的皇额娘,
现在,我们试试来念佛。
是否能够像忆念老娘那样念佛呢?!
有几个是要描绘金光袈裟大莲花然后才有了佛的样子?
是不是想起佛来都像想高中班主任一样?
这是功夫不够,什么时候像想老娘一样想佛,这就是念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说的特清楚,
佛念众生就像老娘想儿子一样。
但是众生念佛就像学生念班主任一样。
所以众生都在佛的心里,而佛在众生的西天……
第二个重点,念佛,是像念老娘一样。
三、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先来个名词解释。
《大般若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云(大正7·264b):‘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无所造作故,毕竟不生。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此谓菩萨观诸法空,入见道初地,始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名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入菩萨正性。
不见可得,毕竟不生。
既然不生,那么问题来了,还灭不灭咧?
当然不灭啊。都不生怎么灭呢?
所以,无生法忍的意思,
近似地理解为,证得了不生不灭的智慧。
现在这句话,八个字,
前四个字是禅定,以念佛心,
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像念老娘一样来念佛的心。
这是禅定,归到三十七道品里,
算正行、正精进、正思维,都对。
目的就是八正道最后一个,正定。
安住在像想老娘一样想佛的境界里,这个就是正定。
就是一开始大势至菩萨报告的,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的那个三昧。
三昧就是正定。
现在有了正定,
下一步就是智慧,也可以叫正智慧,用以区别邪定所生的狂慧。
六祖说,定和慧是一码事儿。就像灯和光一样,是体和相的关系。
定的时候,其实是智慧在起作用,在发定。
慧的时候,其实是定在起作用,在发智慧。
所以原话说“定时慧在定,慧时定在慧”。
那么有了念佛三昧,有了念佛的正定,必然会生起正的智慧。
好比有了灯,自然就有了光。灯是体,光是相。
那么这个智慧叫啥——叫般若,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无上智。没有再高级的智慧了。
有了正定,证得般若。然后安住在这个境界里,证得无生法忍。
重新串习一下!这是考点!重中之重!
弄不明白保准死!
无一幸免!无有活口!
绝对不打妄语!
1、通过功夫的深入,像念老娘一样念佛;
2、得到这样念佛禅定而生起般若智慧;
3、证得这个般若智慧而得无生法忍;
4、证得无生法忍名不退转菩萨。
到这里,才开始有了解脱轮回契入清净涅槃的影子。
不是圆满涅槃哦!只是开始涅槃哦!
没有无生法忍不要提涅槃,那只是捏个盘,还可以捏个杯,捏个碗……
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就是想老娘。
那么我此刻可以想老娘,过一会儿可以想老爹。
虽然都是念,但都是生灭的。
净念,一定是真正干净的念。
一定是通过像念老娘一样念佛,
而最后证得的那个“清净”的念。
为啥加个引号?因为一说清净,它已经不清净了。
当然也可以叫空念,也要加引号,因为一说空,已经不空了。
这是念佛的终极目标,大势至菩萨也说了,由此入三摩地。
三摩地就是三昧,就是正定,就是般若,就是不退转菩萨,就是开始趣入涅槃……
有过很多大德描述过这个真正的净念,
我就不列出来了。
不是因为懒,关键是有人看了去攀缘心作祟,贪心作祟
顺着文字相去找境界,那绝对不是净念相继,
那是24K的五阴着魔!
所以,
督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摄拢过来,
净念相继,一定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现在回到问题,
金刚经里说的,色见我,音声求我。
因为眼睛可以看到的色尘,耳朵可以听到的声尘,
是生灭的,是有为法,是有来有去的。
所以佛说,用这些有来有去的东西,是见不到真正的佛性的。
如来在这里理解为佛性,不具体指代某人。
啥叫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说通俗点儿——来了么?好像没来;走了么?好像也没走。
所以,如来就是指的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说这句话的根本含义——
用生灭的有为法,无法契入证得不生灭的无为法。
再看念佛法门,
用念佛的方法,来借假修真,以幻修幻,
以契入那个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所以金刚经那句话正好是念佛法门最好的注脚,
念佛出了什么声音,念佛看见了什么彩光,念佛闻到了什么味道,
统统都是行邪道,统统都见不到佛性,统统都走错了路……
所以念佛法门不是用音声求阿弥陀佛,
而是用音声通过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自己不生不灭的真正佛性智慧……
最后解释几句
1、念佛法门,念什么佛都好,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甚至于持诵释迦佛名号,观世音菩萨名号,都是念佛。
2、佛在哪儿?六祖说,心外无别佛。念佛是心在念佛,是调伏自己的狂心。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有人说我对药师佛有信心,念药师佛行不行?当然行!那念药师佛能否证无生法忍,证不退转菩萨?答案是肯定的,必然可以!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也没有明确告知大势至菩萨念的一定就是阿弥陀佛。佛是自性佛,是自心佛,念自己的佛。而具体那尊佛,只是个方便。目的是把东西吃到嘴里,用筷子,用勺子,用刀叉,都好。喜欢用哪个,哪个就是最好的。
3、念佛法门不完全等同于带业往生。念佛法门是成就自性三昧,念佛成佛。带业往生是借助阿弥陀佛的大愿,被接引到西方世界继续修行。一个是直接毕业,一个是找个中转站,去了再继续学。两件事情完全不冲突,也不矛盾。至于说,证得念佛三昧的是否一定可以往生?这个是必然的,经文里有。但是,但可是,可但是,念佛往生的是否一定得念佛三昧?这个真不一定。下兼容的原理大家都懂。
4、什么条件可以念佛往生,本来这个和题目无关,多嘴说一句。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看到这里很明白了,下品下生的条件是至心十念
大正藏第 12 册 No. 0365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啥叫至心十念,就是清清净净的念阿弥陀佛十声。
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任何其他的念头。
有人说,我可以啊,你听着,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
抱歉,您这一二三已然是妄念了。
还有人说,我可以啊,顿时脑子里俩小人儿,一个人念佛,一个人说,嗯,不错,没妄念,嗯,刚才也没妄念,嗯,还没妄念……
其实这第二个小人从头到尾在妄念……
所以我不说往生有多难,
但是就我所见过的几千上万号念佛的人里,一个能往生的都没有。
不是要打击信心,念佛法门本身很方便很殊胜,
无奈于多少人修错了方法。
吃错了药,怎能指望病早日好?!
吃错了药,不是药的事儿,是人的事儿。
只要念佛念对了,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但如果行错了路,只怕,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有人又要说,谁谁谁死了有瑞相了。
您这是以色见佛,以音声求佛,后面咋说来的?
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所以,修行,最核心,最根本,最要命的,
一切考点里的重中之重——
千万别自己骗自己!
好啦!今天写的有点儿多,
神神叨叨这么一大篇儿。
没智慧的随类各得解吧……
有智慧的,阿谁见余开口来?!
P.S. 有人说我讲错了,和南公的讲法不一样。
我通篇没有讲过要怎么念佛,出声念,微声念,金刚念,瑜伽念,莲华念,持明念……
这些具体的念法统统都不在考量的范围里。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念佛的方法,
诚然,如果一个方法谁都合适,那其实也是谁都不合适。
所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是自己修证路上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想念老妈的劲头来念佛,其实就是粗念到细念。
密宗也叫粗观生起次第和细观生起次第。
压根也是一码子事儿,也从不矛盾。
一万个人可以念一万尊佛,一万个人也可以念同一尊佛而分别有一万种方法。有人说十五的月亮是圆的,有人说初一的月亮是弯的。难道因为他俩说的不一样,就一定有个错的吗?!当然智者自会分辨吧……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我特别服你师兄
答:哈哈。写完了我也佩服我自己。这么长篇的干货不多见。我甚至以为自己只会写段子和抖机灵了。


问:谢谢师兄。我想请问,像念老娘一样念佛,是不是要先通过观想,完全熟悉佛祖的相貌后来念呢?
答:都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在佛上~


问:除了“我不说往生有多难”那两行……百分百赞同。
答:多少人把往生想简单了,我就不明白了,观经上的硬指标那么硬,咋就还觉得自己铁定往生呢。做不到就走不了,否则不是佛打妄语啊。


问:这部分咱们理解不同。
台湾上道下证法师是我最喜欢的法师之一,她临终留言说:
我明白了,不是我在念佛,是佛在念我。
我对师兄这篇答案非常赞赏。
但是我认为往生的条件是非常清晰的,也不是像师兄说的那么难达到。
佛菩萨的慈悲决定了,只要我们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严格按照经典要求去做了,别的都不必操心,佛菩萨会搞定的。
台湾上道下证法师是我最喜欢的法师之一,她临终留言说:
我明白了,不是我在念佛,是佛在念我。
我对师兄这篇答案非常赞赏。
但是我认为往生的条件是非常清晰的,也不是像师兄说的那么难达到。
佛菩萨的慈悲决定了,只要我们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严格按照经典要求去做了,别的都不必操心,佛菩萨会搞定的。
答:是啊……观经里面的九品往生说的很清晰了嘛。硬性要求不含糊啊。另外,阿弥陀经里说的明白……极乐世界所生的都是阿鞞跋致。不动地菩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修到阿鞞跋致,去不去得了呢?另外啊,佛陀的慈悲不能转定业啊。再看看观经,中品中生以下是见不到阿弥陀佛的啊。说明啥?哈哈……像不像在娑婆世界见不到释迦佛的我们呢?那修到了又如何?楞严未散啊……所以………………嘿嘿嘿………………大秘密,不告诉你……


问:念佛法门可以今生见佛的。不一定要到极乐世界才能见。当然这个难度可能更大。
答:个人推荐,观经的九品往生您再看看。标准真不低。往生标准写的很明白,功夫到不了真就走不掉。最无奈的就是拿着佛菩萨的慈悲想当然。j/t的五经一论都得烂熟啊……


问:关键是怎么忆佛啊!!我现在只能做到想佛,就是善知识说的金色袈裟手持莲花!!那种duang一下出来是怎么个出来法!!!我想我母上大人也是有一个具体的容貌!!是不是还是基础没打好,念佛念的太少?要先把念佛的数量再来想如何忆佛???跪求解答!!!
答:是啊。功夫不够。念不起来啊。


问:你这个人有点意思,我这两天把你在ZH上的回答看了个大概,感觉你有点牛b
答:神爱世人……


问:在神眼里你怕是异教徒哦
答: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但是就有很多人愿意用自己的意念去揣测神……


问:去抠佛经里面的字眼真的对吗?我记得ygds在文钞里面写过,读佛经重要的是恭敬,不要去看了一段就使劲想“这段是什么意思?”。
明遍僧都问:“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法然上人答:“应知,心虽散乱,称佛名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欲界人之有散心犹如人之有眼睛鼻子一样必然)。
这个“散心”和“至心”,真的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性的吗?
有没有念佛人敢相信“我就算散心念佛,阿弥陀佛也一定会来接我!” 有人有这种程度的信心吗?别说这又是贪嗔痴了?
明遍僧都问:“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法然上人答:“应知,心虽散乱,称佛名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欲界人之有散心犹如人之有眼睛鼻子一样必然)。
这个“散心”和“至心”,真的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性的吗?
有没有念佛人敢相信“我就算散心念佛,阿弥陀佛也一定会来接我!” 有人有这种程度的信心吗?别说这又是贪嗔痴了?
答:不可能有一门法说完了所有人都受益,同样念佛法门,不同的人念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ygds写的话,代表他的观点,针对那群吃他那一套的人。我写东西,代表我的观点,针对吃我这一套的人。不能说弯月亮和圆月亮必然有一个不是月亮。对不对?修行有次第,52个,位置不同,方法不同,知见也不同。ygds的文钞多是回复某个人的文书。开示是针对那个人在那种情况下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是否普适?我绝对不认同。佛说的很明白,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谁又敢反对这句话呢?无非是修不到阿鞞跋致之前,说个方便法,菩萨度众生,何尝不像大人哄孩子?空拳诳小儿,黄叶止儿啼,仅此而已……


问: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看过你很多回答,综合起来让我很疑惑。不过你当然可以坚持你自己的一套。
至于你说的“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额,学过数学里面命题逻辑的,都知道“条件—结论”句式的命题不能反过来的。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才是等价的。只是逆命题,不能等价的。你的回答里面好多这种逻辑坑,怎么不让我越看越疑惑。。。
至于你说的“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额,学过数学里面命题逻辑的,都知道“条件—结论”句式的命题不能反过来的。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才是等价的。只是逆命题,不能等价的。你的回答里面好多这种逻辑坑,怎么不让我越看越疑惑。。。
答:极乐世界众生生者,都是阿鞞跋致。那么从因果讲,没有阿鞞跋致的因,怎么可能会有阿鞞跋致的果?!这是逻辑么?这是因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