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一下打坐的一些事情?

4/26/2016
安那般那呼吸法门
...
网友提问:询问一下打坐的一些事情?
我第一次接触打坐是在龙泉寺做义工时,当时有一个基础的讲座,慢慢的对打坐也产生了一些兴趣,只是一直没有老师教授。
现在的情况是,我感觉打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每当我身体燥热的时候,我只要打坐几分钟,就能安静下来,而且燥热感全部消失,坐完很安静很沉稳的感觉。
我在打坐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想请教一下前辈们。
第一,我打坐时用丹田呼吸感觉很费力,我几乎无法用小腹吸气吐气,我目前的状态就只能吸一点点呼一点点。我该怎么办?
第二,因为第一点的难过,我发现我如果不在乎呼吸的话,也能静下来,并且会更舒服,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身体不存在了,只是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呼吸的。这样做对不对?

法嘉宗智 回答

呼吸分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 胸式呼吸是肺脏的横向扩张,然后引起胸腔扩张。呼吸的过程中腹部基本不动。
  • 腹式呼吸是肺脏的纵向扩张,然后挤压膈肌,然后把腹腔的内脏向外挤压,所以吸气的时候是鼓肚子的。
基本上所有的成年女性都是胸式呼吸,以及婚后的男性也都是胸式呼吸。而未婚男性多是腹式呼吸。这和女性本身特点以及婚后的气脉变化有关。这里不赘述。

胸式呼吸只能交换肺脏里75%到80%部分的气体,换言之长期胸式呼吸的人,肺脏里有一部分气体是从来不出去的。有点像一个死水塘。最后肺脏出问题的都来自于这里。

而腹式呼吸是肺脏内气体的完全交换。所以无论是佛法的数息,还是密宗的宝瓶气,还是道教的吐纳,还是外道的气功,都是这个原理。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关注呼吸,把呼吸的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生命的问题。

所以,修行佛法,修道,学会用肚子呼吸,是必要的。
很多人说自己修炼了多久多久,一看肩膀就知道白做错了几十年的功夫,经常也为此慨叹和惋惜。
学了几十年佛法,连呼吸的问题都没解决而妄谈别的,就像26个字母都没学齐全就讨论 My Heart Will Go On一样。

现在,
第一、“我打坐时用丹田呼吸感觉很费力,我几乎无法用小腹吸气吐气,我目前的状态就只能吸一点点呼一点点。我该怎么办?”
常人的呼吸习惯,是胸腔用力然后把肺脏拉开,然后配合用鼻子把气吸进来的方式。又费力又不讨好。要修正只有一个办法,慢慢练习,慢慢改。这很难,这是和自己生理本能的习惯做对抗。但是只要战胜过来,起码多活20年。

打坐时候,我们的呼吸按照粗重分成三个级别:
第一个是风,我们常人的呼吸都是风,呼呼的。
第二个级别是气,开始绵长,柔软。
第三个级别是息。观察刚生下来的小婴儿,他们的呼吸就是息。肚子一鼓一鼓的。呼吸又长又软。
打坐时候的呼吸如果不到“息”,都无法入定。所以先从降伏自己粗笨的呼吸开始下手。

  • 观察常人的呼吸,都是胸腔用力,鼻子用力,两个配合。一个负责扩张,一个负责吸进来。
  • 而符合标准修行的呼吸,是胸腔和鼻子都不用力。用腹肌呼吸,轻轻的松弛腹肌,气体自然从鼻子里进来。鼻子千万不要用力,就让气这么自然的随着肚子一“松”而进来。久而久之,会发现呼吸慢慢变细,变长,然后感觉到吸进来的气顺着中脉直接到海底轮,也就是所谓的丹田。丹田就在脐轮和海底轮之间,然后感觉从鼻子开始直到丹田进来的来的空气是清凉的,能到这一步,恭喜,这是加行位的暖相。

其中主要的,千万不要鼻尖用力,也不要眉心用力,更不要胸腔用力,否则会高血压。一定不用任何地方用力。说起来简单,其实就这么三个字“不用力”我看到很多人20年也修不到。

这需要实际的功夫和长久的练习。其中不乏有些人说这儿麻了那儿跳了,这里暖了那里冷了。说是气脉通了,开悟了。其实,都是中邪入魔了。一看手心就知道呼吸都不对,开悟可能只是开误了……

第二、“因为第一点的难过,我发现我如果不在乎呼吸的话,也能静下来,并且会更舒服,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身体不存在了,只是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呼吸的。这样做对不对?”
不通过呼吸所得到的静,其实是自己的意识去意识到自己在静,这其实并不静,往往这种情况更容易落入昏沉和掉举。您所谓的身体不存在,其实远不到轻安。这种情况就我所见到的来讲,目前都是散乱,散乱到了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关注,散乱到别的地方去,但是妄想又太细密,散乱的意识又没法捕捉。就变成了该关注的忘了去关注,不该关注的又关注不到。最后好像一片空灵,其实是极细密的散乱和掉举。以及随之而后可能产生的细微的昏沉。这都很危险……

有人会说,那我不修呼吸法门,我修耳根圆通,那我不从关注呼吸上入定。其实,入定的方法千差万别,但是达到的入定状态是相同的,换言之,入了定,修呼吸法门的,耳根也圆通;修耳根圆通法门的,呼吸也得止息。这是相通的。

所以,不管修什么法门,只要修对了,那一切都是对的;如果修错了,就所有的都错了……

希望可以帮到您。有啥问题欢迎继续指教。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您的这些观点可否给个出处?学习学习。
答:阿含经。佛和他家公子讲安般法门那一段儿……不过啥膈肌气体交换的,是我帮佛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另外加上身边发生的不计其数的用功修行的失败案例的总结和归纳。
问:有意思的是 我平常大都是用肚子呼吸的 可是双盘之后 就感觉腹部用不上力了 吸起来很费劲
相反 不去想呼吸的时候杂念更少 可能还是因为不会呼吸
答:我发现过这个问题。很多人刻意去关注当下怎么呼吸的时候,都是腹式呼吸。所以自己平时具体是怎么呼吸。只能让别人帮忙看。从过往来看,双盘和腹式呼吸是不干涉的。没关系。慢慢来。有时候有个体差异。气脉的缘故……
问:我总感觉我双盘后的呼吸是这样的:我没有在吸气呼气,空气自己在我身体和外界流动。哈哈哈,就是这种感觉,如果我刻意去吸气反而很难受
答:其实您问题里最该交代而始终没说的。您打坐修啥法门的?安般么?
问:还有就是这个法门的问题,我记得还可以用阿弥陀佛四个字吧?就是一直把念住在阿弥陀佛上?
答:所以就是这里了。您打坐上座,坐在那里干啥?是念佛,还是数息,还是参话头……
问:向老师请教,念佛的情况。我现在的方法是吸气不默念佛号,呼气时是334这种方法。这样继续下去,气息会变细微么。我觉得现在气息很粗重。是不是到后来需要学习金刚念,那是什么样子的?
答:您好。金刚念诵是功夫,功夫和智慧挂钩。换言之,不成为金刚,也就是八地菩萨,是不可能持好金刚念。先按照334的方法来念佛。最好加上木鱼。念佛没气的时候闭嘴,然后从鼻子自然进气。再张嘴念佛。长此以往。气息一定会细微。
问:坐了一个月,每天三次均约30分钟,明晰感觉到了先生指教的腹式呼吸渐渐到达了“息”的细慢绵长。似乎肚脐附近的起伏在呼吸,鼻窦内仅有极其微弱动态。但从中脘区域到脐下丹田是热流,后来,聚集在关元穴 里的,也是暖意融融的拳头大小热团。该继续守着,等其自己寻求走向吗?已关注您微信平台
答:不要去管它。不要把意念守在一个点上。只要关注呼吸就好~加油加油~很棒呐!
问:可否这样理解您的意思呢,静坐之前,需要把腹式呼吸养成习惯静坐才能成功,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呢?
答:腹式呼吸不是一下子改过来的。有的一两年,有的七八年。上座慢慢专注慢慢改。不着急。这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把念头静下来。
问:很认真的求问,腹式呼吸会不会把肚子练大?
答:气脉通了。肥肉唰唰掉。
问:感觉腹式呼吸很费力不知道是不是方法不对,打坐的时候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吗?
答:可以啊。
问:谢谢您!正在看您发布的信息,会好好学习,希望能有进步!
答:有啥指教您随时吩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