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佛教主张以恶制恶,那么“恶”的尽头在哪里?

1/6/2016
地藏经 善恶
...
网友提问:泰国佛教主张以恶制恶,那么“恶”的尽头在哪里?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1 赞

断章取义的好传统流传几千年了。
魔王波旬也是用这一招忽悠的多少人修了一辈子而不成就。
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啊……

在佛教里所说的善恶,区别于人类道德的善恶。否则就不是出世法。
如果学佛不是为了证得如来智慧而是成为一个善人。
那大可以去学雷锋叔叔、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用不着在佛教团队里刷存在感。

《地藏经》里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搀老奶奶过马路、帮邻居倒垃圾、尊老爱幼、爱人如己……这些也都是罪业?!
在佛教里定义善恶,是根据觉悟和无明的趋向来分辨。
让众生趋向于解脱涅槃,接近清净智慧的,叫善;
反之,让众生深陷于无明,生起更多贪嗔痴,让众生沉溺于世间八苦的,叫恶。

我和观音菩萨要500万,祂不给我。
不是菩萨办不到,而是祂知道我拿到这笔钱肯定去吃喝嫖赌。深陷世间法的贪执里。作为菩萨,不会随顺众生的恶业和无明。因为是恶业。
反之,多少祖师(例如本焕长老、梦参长老)开山建寺,需要地皮、资金、款项又怎么有如探囊取物一样信手拈来?因为佛菩萨加持!佛菩萨知道这是让众生离迷向觉的根据地。要多少给多少!因为是善业。

《圆觉经》里打过一个比方,如来智慧好比是火,那么我们用两根木头相互摩擦钻木取火。木尽火出。这个在佛教里叫做借假修真,也叫做以幻修幻。我们用无明来对治无明而觉悟。我们用贪嗔痴来打掉贪嗔痴而证得清净智慧。
佛在悟道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打个比方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个婴儿,而颠倒妄想执着就好比是孩子身上的脏东西。那么我们修行。就好比给这孩子洗干净,也就是所谓的见到本来面目。现在这孩子太脏,脏到亲爹亲妈都认不出来了。
给孩子洗完澡,我们要得到的是这个干净的孩子。那相对于这个干净孩子来说,洗澡水以及水里的脏污就统统丢掉不要了。我们洗澡不是为了得到脏水,也不是为了得到水里的脏污。而是为了得到孩子。那么用洗澡水这一种幻来对治脏污这一种幻。然后两个都放下,得到干净的孩子。

那么用符合众生的贪嗔痴的方法来对治除去众生本来的贪嗔痴。这就是以幻修幻。
也就是题主所说的以恶制恶。


网友上传配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