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叹供养诸佛和诸菩萨以及供养僧人自己今生后生获种种利益无量不可思议无需怀疑 为什么可以让他人获利呢?

(师兄们我提的这个不是个好问题,于解脱无益,大家还是好好修行早日解脱吧 南无阿弥陀佛)
末学最近以 @法嘉宗智 师兄慈悲智慧开示指导每天诚心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部连读49天为基本功课。读诵中尚有一疑问 还望各位前辈能够解此愚惑。
供养佛布施僧人,自己自然获利无量不可思议,无需质疑。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有提到,有罪的亲人纵使你我相逢,他的罪过也无法代受。(此处愚痴理解有误还请看师兄回答更正,感激感激)但也可以用我供养的功德来让亲人朋友脱离地狱,受享天乐。自然也是真理,不用怀疑,但其中原理还未明了。为何不能代受罪过 却可以靠别人修的福来弥补罪过呢?佛菩萨真的神力不可思议,智慧同样不可思议啊 真想亲自面见恩师,感恩大德。
以上愚惑,还希望各位前辈能够慈悲开示。感激不尽。合十顶礼膜拜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法嘉宗智 回答
先扯几句没用的。
首先,上座部和大众部,也就是南传和北传,小乘和大乘的嘴炮打了几千年了。实在没必要就着任何一个小问题总扯到真经伪经,靠不靠谱。
所谓的大乘学人,大可不必一听上座部就嗤之以鼻。小乘的止观、四念处、四圣谛实实在在的是佛说的至宝。修行到底修什么?这个问题几千年能真弄明白的不多。否则绝不可能修道的如牛毛,成道的如麟角。所以弄懂对方到底在说什么,对于北传的,汉传的,藏传的,甚至于对于任何一个人,都很重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所谓的上座部弟子,也可以看看其他大乘学人的行持,是否有可采纳,可学习,可用来鉴昭自己得以修正的地方?真正的大乘到底放下了上座部的那个“没放下”的东西是啥?这都可以坐下来聊聊嘛……
总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未必是自己懂的;自己认为懂的,未必是对的……
其次,这几天有一篇关于五戒的自问自答的帖子挺闹腾。一个头像挂个忍字的人怎么看也不像忍得住的。本来啥都不想说,因为通篇的断章取义和假想为敌的出发点就已经让人呵呵呵了,余下说啥都大抵算作浪费口水了。就那么几行字儿,槽点太多。捡着大的吐几个就算了……
1、我没有训斥任何人,我只是借助每道题说说自己的观点。我不认为人有训斥别人的权利,我也不认为每个人都有被训斥的资格。愿意听就听听,不愿意听就算。
2、五戒是声闻戒。持戒的果报是得人身。戒定慧三学,如果五戒对应的境界和次第可以圆满究竟解脱,那么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八关斋戒,诸版本的菩萨戒,金刚乘的三昧耶戒,甚至于达摩老祖的一心戒,都是瞎扯淡,都是凑热闹,都是白忙活。戒行的不同的次第对应着不同定慧的次第,而不同的定慧决定着解脱的远近。所以,我强调的是五戒对应的修证次第是不究竟圆满解脱,而不是说不重要。就像乘法口诀。我要说的是不能学十年还在学乘法口诀。你非得说我认为乘法口诀是瞎扯……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超过小学三年级。其实有时候真心想和你说,为了辩驳而辩驳,真的没有意义。
3、作为修行十年,行在正道上的信徒,五戒是起点,但是绝不该是终点。其实你自己正在身体力行地证实着我的说法,否则你吃饱了撑的受得哪门子的菩萨戒?先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再想明白对方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张嘴。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可是你说了话,大家都知道你是SB……
4、如果一个五戒值得玩味十年,这实实在在只能算重口味。如果一个声闻戒值得回首往昔大谈心得,这真的只能算笨得出奇。你儿子现在不应该把会背乘法口诀当作荣耀和你显摆了。当然,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一般时候我是不反对的。
5、以声闻为乐的人,确实重口味。为什么恶道又叫恶趣?以此为乐,以恶业为乐,以无明为乐,以轮回苦为乐。这是众生的无明显现,但确实又是抓住不撒手的所在。所以叫趣。以五戒为乐的人,确实只能说以声闻乘为乐。如果你非得认为我在说持五戒堕三恶道,我倒是给你个建议,回去和你儿子一起背背乘法口诀。你们爷俩都很棒!
6、说来说去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上蹿下跳人来疯似地躁动……你看看那天30多条你自己的评论和回复。呵呵。你删了是明智的。如果是自惭形秽而删,我随喜赞叹。如果是别的原因,呵呵,你当我真乐意搭理你。
7、四十八的人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你是满脑子的见思惑和一幅人到中年百事哀来虚拟世界刷存在感的英俊嘴脸。讲真的,你要是八岁还能算纯;四十八,只能叫蠢。
撕逼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我只是看不得人们被你灌了屎汤还觉得你无辜……
你那些骂街的嗑我就不接了,我怕你脑淤血……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够你三辈子慢慢学。
反正你的答案我静下心、踏踏实实地基本都看了,看完了于经于教于瞎扯淡我是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我谢谢你。
我说了那么多你又学了啥?学会了见谁咬谁?学会了誓不两立?学会了自赞毁他?自己和自己交差吧……反正学习的机会哪儿都是,学到什么才是真的。
回到正题……
考量同一个命题,原理,不能离开一个根本——受众。
一支烟里的有毒物质可以让成年人爽,但是可以要了一只小白鼠的命。
受众不同,同样的规则下,结果自然不同。
说更通俗一点儿,给我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我也伤不到谁;给东方不败一根儿针,他能要了百万人的命。
所以,对于同样的原理,无论是因果,还是回向。当受众不同的时候,游戏结果必然不同。
对于凡夫来说,所谓的善业恶业,终归是果报还自受。不管是无肯代受还是无法代受。由于正报的差别,依报自然有差别。凡夫的正报不庄严,依报自然也不庄严。
说得不严谨一些,凡夫没有把自己的善业和恶业与别人一起共享的权限。
而对于菩萨来说,菩萨本没有人我众生寿者相,自然在菩萨的境界里,没有对于功德、自己、对境的执着。如果非要用凡夫的思路和语言把菩萨的境界说出来,这叫不了义的了义,也叫了义里的不了义。以前我还愿意说说,现在实在越来越不愿意讨论这个。因为实在无趣也无意义。不仅不能堵死痴心妄想的路,更平添了很多自以为是和理所当然。
用地藏经里鬼王的一句话来说吧,管中窥豹以蠡测海。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大正藏第 13 册 No. 0412 地藏菩萨本愿经
您要是非说菩萨有这手艺,凡夫没这手艺,所以一个可以一个不可以。真较真儿起来不能算完全错。但是这种提法本身就一点也不符合菩萨该有的知见……终归到头,还是落在妄揣圣意之中……
相关的有两个词。真实无毒的回向,相似有毒的回向。
这个自己有兴趣可以查考……
不知道说清楚没。大概就这意思吧……
网友上传配图

知乎是一个公众平台,您的回答不只是对应题主,更多的吃瓜群众(有缘人)也在看着,其中也有人有类似的疑惑,还有一个好学的心,以及不太会表达的窘迫。


正报庄严,依报也就庄严。可以成就自受用的庄严净土,也可以成就他受用的庄严净土。我的智慧可以解脱我自己,阿弥陀佛的智慧可以解脱无量众生。所以自己成就的次第不同,决定了远离的不同,慈悲的不同,智慧的不同,以及饶益众生的范围的不同。但是,这里回到根本教理,佛菩萨的愿力和功德我怎么可以搭便车?这不是没有起步价……如果婆罗门女的母亲不想被救度,婆罗门女就是卖肾也没用。佛菩萨随时在电话旁边等着,众生也要把号码拨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