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是什么意思,“金刚石”、“金刚钻”、“金刚经”、电影《金刚》等等的“金刚”是同源的吗?
10/28/2015
金刚经

都来源于佛教?
法嘉宗智 回答
金刚(梵文:वज्र, vájra,藏文:རྡོ་རྗེ།,威利:dorje),汉语音译为嚩日罗、伐折罗、伐阇罗,藏语音译为多杰,梵文名词,为因陀罗的武器,也是钻石以及闪电的梵文名称。
金刚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是因陀罗的武器名称,名叫金刚(vájra),即是闪电,在北欧变成了妙尔尼尔。相传因陀罗与阿修罗战斗时,猛力击打阿修罗头部,碎裂的闪电成为钻石(一说是阿修罗的尸体成为钻石),因此钻石也被称为金刚(vájra)。
在大乘佛法经论中,金刚系指法界中有一法是坚固无能截断者,但又因没有另一法可替代或毁坏的缘故,称这不可被毁坏、替换之法为金刚。
大乘佛教用此“金刚”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尘万法,无可摧毁。因此性无可毁坏,性如金刚,即使集于百万亿佛之力亦无法毁坏它,所以称指“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斥常见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及破斥断见外道以一切法皆是空无了不可得,无因无果,死后堕于灰灭空无者的邪说谬论。所以经常以金刚来作为般若空慧的象征,代表它能够击破一切邪见与结缚。如《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卷1有提到:“佛问。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CBETA, T12, no. 356, p. 238, a4-6)
也就是说,最早这个词金刚也就是即钻石是用于古印度矿石的命名。后来,佛教运用Vajra来形容教法的坚固和能够破斥天魔与外道,而不被其所破坏。
金刚的意思,不坏。
意思就是坚固,不可损坏,不可被改变,不会衰败消亡。
般若是无上的智慧。本身具足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特性,也就是不可被改变的特性。所以形容般若智慧就是金刚般若。
而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引申为成就圆满。
所以金刚经的经题大意就是讲述不可被改变动摇的圆满成就的般若智慧的经典。
所以金刚石、金刚经、电影金刚、以至于变形金刚。这些“金刚”都是同源的
金刚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是因陀罗的武器名称,名叫金刚(vájra),即是闪电,在北欧变成了妙尔尼尔。相传因陀罗与阿修罗战斗时,猛力击打阿修罗头部,碎裂的闪电成为钻石(一说是阿修罗的尸体成为钻石),因此钻石也被称为金刚(vájra)。
在大乘佛法经论中,金刚系指法界中有一法是坚固无能截断者,但又因没有另一法可替代或毁坏的缘故,称这不可被毁坏、替换之法为金刚。
大乘佛教用此“金刚”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尘万法,无可摧毁。因此性无可毁坏,性如金刚,即使集于百万亿佛之力亦无法毁坏它,所以称指“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斥常见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及破斥断见外道以一切法皆是空无了不可得,无因无果,死后堕于灰灭空无者的邪说谬论。所以经常以金刚来作为般若空慧的象征,代表它能够击破一切邪见与结缚。如《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卷1有提到:“佛问。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CBETA, T12, no. 356, p. 238, a4-6)
也就是说,最早这个词金刚也就是即钻石是用于古印度矿石的命名。后来,佛教运用Vajra来形容教法的坚固和能够破斥天魔与外道,而不被其所破坏。
金刚的意思,不坏。
意思就是坚固,不可损坏,不可被改变,不会衰败消亡。
般若是无上的智慧。本身具足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特性,也就是不可被改变的特性。所以形容般若智慧就是金刚般若。
而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引申为成就圆满。
所以金刚经的经题大意就是讲述不可被改变动摇的圆满成就的般若智慧的经典。
所以金刚石、金刚经、电影金刚、以至于变形金刚。这些“金刚”都是同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