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有真正的菩萨存在吗?
5/24/2016
金刚经

法嘉宗智 回答
一、从广义来说,
所谓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翻译过来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只要觉悟的众生。就是菩萨。具体觉悟了啥,未定。
比如说,在吃饭能解饿,喝水能解渴这事儿上,我们一定是圆满觉悟的。饿了都知道找饭吃,渴了都知道找水喝。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是菩萨。信解行证圆满合一。
找个人问问,你相信喝水能解渴吗?他一定回复你,你傻啊!那玩意儿用得着相信么。
你看,这就是真信。往往真信都是用不着相信,而嘴里喊着我信我信的,其实都不信。口号是喊给自己听的。
所以广义来说,众生都是菩萨。猫狗猪羊,鬼仙人神,不管哪一类,多少都有觉悟。有觉悟就是菩萨。
二、从狭义的众生知见角度来说,
所谓菩萨,一定是见道。得到了菩萨的智慧才能叫菩萨,具有了达标的硬件软件就叫菩萨。
那啥叫见道?般若智慧。证得般若智慧的,就叫菩萨。至于佛,那是圆满般若智慧的。从无到有就是菩萨,从小到大就是佛。
那么看看各宗祖师,诸山长老,高僧大德,都符合这个标准。虽然看起来都是人,都是一鼻子俩眼的无毛两脚动物,但是人家运行的源代码已经变了。我们还依着自己的俱生我执在那里贪嗔痴,人家依着般若智慧在那里觉正净。
三、从佛的角度来说。
题目很有意思,现实、真正。这两个词儿,带有很强烈的客观、唯物的色彩。
首先这菩萨不是唯心的,不是我觉得是菩萨就是菩萨;
其次,一定是要符合客观标准的。必须得是真正的,不是以次充好的。
这问题本身就是以具有浓厚的人类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方式提出的。但是佛智,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或者可以叫唯无。当然也可以说,连这个唯无也无,也从来无这个唯无。
《金刚经》里佛定义的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其实,从圆满般若波罗蜜和解行合一的角度来看,弥勒菩萨也在此之外了。佛在这里说的是究竟法,是圆满法。
不是有一套客观标准和法界的ISO,不是符合了这个标准才能如何。
否则就是心外求法,就是入魔入邪。
法不在外,在内;
智不在他,在己。
不用考虑现实有没有真正的菩萨,
返过来向里看,
当你可以放下现实和真正的无明,以及扔下菩萨这个假名时,你才是菩萨!
千万别信我,
谁信谁上当,
不信更上当。
所谓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翻译过来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只要觉悟的众生。就是菩萨。具体觉悟了啥,未定。
比如说,在吃饭能解饿,喝水能解渴这事儿上,我们一定是圆满觉悟的。饿了都知道找饭吃,渴了都知道找水喝。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是菩萨。信解行证圆满合一。
找个人问问,你相信喝水能解渴吗?他一定回复你,你傻啊!那玩意儿用得着相信么。
你看,这就是真信。往往真信都是用不着相信,而嘴里喊着我信我信的,其实都不信。口号是喊给自己听的。
所以广义来说,众生都是菩萨。猫狗猪羊,鬼仙人神,不管哪一类,多少都有觉悟。有觉悟就是菩萨。
二、从狭义的众生知见角度来说,
所谓菩萨,一定是见道。得到了菩萨的智慧才能叫菩萨,具有了达标的硬件软件就叫菩萨。
那啥叫见道?般若智慧。证得般若智慧的,就叫菩萨。至于佛,那是圆满般若智慧的。从无到有就是菩萨,从小到大就是佛。
那么看看各宗祖师,诸山长老,高僧大德,都符合这个标准。虽然看起来都是人,都是一鼻子俩眼的无毛两脚动物,但是人家运行的源代码已经变了。我们还依着自己的俱生我执在那里贪嗔痴,人家依着般若智慧在那里觉正净。
三、从佛的角度来说。
题目很有意思,现实、真正。这两个词儿,带有很强烈的客观、唯物的色彩。
首先这菩萨不是唯心的,不是我觉得是菩萨就是菩萨;
其次,一定是要符合客观标准的。必须得是真正的,不是以次充好的。
这问题本身就是以具有浓厚的人类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方式提出的。但是佛智,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或者可以叫唯无。当然也可以说,连这个唯无也无,也从来无这个唯无。
《金刚经》里佛定义的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其实,从圆满般若波罗蜜和解行合一的角度来看,弥勒菩萨也在此之外了。佛在这里说的是究竟法,是圆满法。
不是有一套客观标准和法界的ISO,不是符合了这个标准才能如何。
否则就是心外求法,就是入魔入邪。
法不在外,在内;
智不在他,在己。
不用考虑现实有没有真正的菩萨,
返过来向里看,
当你可以放下现实和真正的无明,以及扔下菩萨这个假名时,你才是菩萨!
千万别信我,
谁信谁上当,
不信更上当。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刚入禅宗,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受教了。
答:对于禅和子来说,最后一句话才该最有用。那是疑情啊。


问:结尾最萌免责~你最萌
答:真不是免责。是有深意的。。。


问:哎呀,别信我那信谁啊~反正我信你
答:家无二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