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业不会失坏,那么忏悔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4/22/2016
忏悔
因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提到了,“已造之业不失坏”,那么忏悔对业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具体疑惑如下:
1.忏悔是否起到的是减轻果报的作用而无法消除恶业?
2.《广论》里提到的“业不失坏”是否只针对没有忏悔的情况,其实足够勇猛精进地忏悔也能消业?
3.亦或是我根本就混淆了业与忏悔的关系?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2 赞
先定义。业,就是往昔所造作的事情,今世它会变成因缘而导致果报现前。
公式表达:业=因+缘。
那么《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说的“已造业因不失坏”,翻译成我们都懂的大白话,就是因果不虚。
用比较高大上的表达:因不虚弃,果无浪得。翻译过来就是不会只有因而无果,也不会没有因而有果。
因果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
1.忏悔是否起到的是减轻果报的作用而无法消除恶业?
比如我做了一件恶事a一定会有一个恶报A,那么现在我针对a进行忏悔,把忏悔定义为b。那么现在的果报就不再是简单的A。而是a和b一起产生果报。那么结果就是A+B。
换言之,忏悔就是在恶因和恶缘中加入善因和善缘。那么所得到的果报自然相对于以前就会有所改变。当然果报就会减轻。而当忏悔b到某种程度时,恶报A不会现前,自然也就消除了产生恶报的因缘,自然也是消除恶业。
所以,忏悔既减轻果报,也消除恶业。
2.《广论》里提到的“业不失坏”是否只针对没有忏悔的情况,其实足够勇猛精进地忏悔也能消业?
忏悔本身就是在原先单纯恶因恶缘的基础上来注入新的善因善缘,那么自然就是在消业,消除原先的恶因和恶业。
3.亦或是我根本就混淆了业与忏悔的关系?
其实是您把忏悔排除在了业之外。按照缘起法的最精简描述“法不孤起”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在因果中,也没有什么不是业。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随业受报而来,不是么?不能脱离业而谈忏悔。就像不能脱离因果来讨论任何一件事儿……
祝您早日成就,吉祥圆满!
公式表达:业=因+缘。
那么《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说的“已造业因不失坏”,翻译成我们都懂的大白话,就是因果不虚。
用比较高大上的表达:因不虚弃,果无浪得。翻译过来就是不会只有因而无果,也不会没有因而有果。
因果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
1.忏悔是否起到的是减轻果报的作用而无法消除恶业?
比如我做了一件恶事a一定会有一个恶报A,那么现在我针对a进行忏悔,把忏悔定义为b。那么现在的果报就不再是简单的A。而是a和b一起产生果报。那么结果就是A+B。
换言之,忏悔就是在恶因和恶缘中加入善因和善缘。那么所得到的果报自然相对于以前就会有所改变。当然果报就会减轻。而当忏悔b到某种程度时,恶报A不会现前,自然也就消除了产生恶报的因缘,自然也是消除恶业。
所以,忏悔既减轻果报,也消除恶业。
2.《广论》里提到的“业不失坏”是否只针对没有忏悔的情况,其实足够勇猛精进地忏悔也能消业?
忏悔本身就是在原先单纯恶因恶缘的基础上来注入新的善因善缘,那么自然就是在消业,消除原先的恶因和恶业。
3.亦或是我根本就混淆了业与忏悔的关系?
其实是您把忏悔排除在了业之外。按照缘起法的最精简描述“法不孤起”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在因果中,也没有什么不是业。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随业受报而来,不是么?不能脱离业而谈忏悔。就像不能脱离因果来讨论任何一件事儿……
祝您早日成就,吉祥圆满!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嗯。A还是A,没变,这就是“业不失坏”,A+B后,给人的感受变了,这就是“消业”,对吧?
答:A+B已经不能再讨论哪部分是A,哪部分是B了。好比3就是3,您不能说3来自于2+1。


问:原告不忏悔,原告的业还在;被告忏悔,消的是被告自己的业。这种情况原告的业怎么消?
答:难道被告不该向原告忏悔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