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可否曾有过“同性双修”一类的文化?
12/16/2015
邪淫
双修

姐妹问题:你对密宗中男女双修有什么看法? - 佛教
法嘉宗智 回答
淫戒第三
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余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于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
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直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
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脑洞开这么大,不好……
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余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于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
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直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
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脑洞开这么大,不好……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大智度論:「非道之處,則非女根,女心不樂,強以非理,故名邪婬」。非道性交是邪淫,是因為對方心理並不快樂,男方又強欲行之。這不是現代男同性戀的狀況,不能算是邪淫。

问:而且「优婆塞五戒相经」是抄襲十誦律來著的。([链接略]:伪经――《优婆塞五戒相经》!)

问:別的地方看到你說是密宗弟子,那捧著「优婆塞五戒相经」,實在挺古怪的。不是應該引「菩提道次第廣論」之類的?
答:一,作为佛教徒,不看佛经而根据所谓的宗派搞分别,说什么宗应该看什么,才是最古怪的。二,我没勇气和智慧敢说是伪经这样的话。是不是伪经,不是根据我们看他顺不顺眼来的。如果是真经,您这句话意味着啥,您一定比我清楚。三,用大乘论藏来解释声闻戒律,这妥么?抠住一个字眼儿企图给佛经里明确禁止的行为找开脱?臣妾做不到啊!


问:1. 因為藏傳大藏經似乎是沒有「優婆塞五戒相经」。你說不分宗派,所以藏傳的人會承認漢傳的佛經?那也會承認南傳的佛經嗎?因為南傳佛教壓根不這麼解釋「五戒」。
2. 那個論壇寫出了原因,而那個原因不是「順不順眼」。
3. 「優婆塞五戒相经」也不是聲聞佛經呀....拿這解釋聲聞戒律妥當?至於你作不做得到,我是不太在意就是了。至於拿論藏解釋佛經,藏傳佛教不是作很多嗎....。
2. 那個論壇寫出了原因,而那個原因不是「順不順眼」。
3. 「優婆塞五戒相经」也不是聲聞佛經呀....拿這解釋聲聞戒律妥當?至於你作不做得到,我是不太在意就是了。至於拿論藏解釋佛經,藏傳佛教不是作很多嗎....。
答:1、声闻乘和菩萨乘也就是小乘和大乘是两码事。般若显宗和金刚密宗都属于大乘。所以藏传佛教尊重推崇大藏经是无疑的。而且《优婆塞五戒相经》在N个版本的大藏经里都有。
2、他的理由都是用脑袋想的。两部典籍对比,相似度较高就说明一个抄一个吗?这太扯了。
3、五戒就是声闻戒。这个是常识吧。
2、他的理由都是用脑袋想的。两部典籍对比,相似度较高就说明一个抄一个吗?这太扯了。
3、五戒就是声闻戒。这个是常识吧。


问:1. 我知道漢傳大藏經很多版本有,我說的是藏傳大藏經。所以似乎是以漢傳+藏傳佛經為主的意思。
2. 十誦律是漢譯的,漢譯能做到這麼高相似,而且是不同類型的佛典,抄的可能性很高...。不過你不信就算了。
3. 五戒相經:「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聲聞解脫道不說持五戒成佛的,這不會是聲聞佛經。而且有人認為:「優婆塞不太可能有不可悔罪」 ([链接略]:新网页1) 。
2. 十誦律是漢譯的,漢譯能做到這麼高相似,而且是不同類型的佛典,抄的可能性很高...。不過你不信就算了。
3. 五戒相經:「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聲聞解脫道不說持五戒成佛的,這不會是聲聞佛經。而且有人認為:「優婆塞不太可能有不可悔罪」 ([链接略]:新网页1) 。
答:如果没有不可悔,还叫声闻戒???好啦。您开心就好。其他没所谓啦。争下去没结果的。自己按照什么版本受戒就按照什么版本解读吧。上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吧。再看看优婆塞戒经,其实里面讲的很清楚了。再讨论下去,恐怕会有人站出来说喇嘛教不是佛教了。反倒更没意思。所以就到这里?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咱们就都不辩,都解脱了。您看可好?


问:其實優婆塞戒經,我也能再講出別的問題。哎....不過我也同意,就按照各自喜歡的五戒版本好了。
答:我没有否定五戒相经的智慧。您引述的,我不做任何结论。诚然,于此我也没有主观上做任何判断。实在对不住。以我的浅薄智慧和我上师对汉传大藏经的肯定,我实在没能力通过您的两篇引述帖子就把一部收录大藏的经典给否定掉。况且里面还扯上弘一法师和蕅益大师。就像很多人说圆觉经是伪经,当时南公怀瑾有句话说得精彩:有人说圆觉经是假的,假也假得好!这才是大乘的智慧和气派吧。既然诸漏皆苦。我们还何苦抱着个漏来比比哪个更苦呢?您说对吧……

答:因为我们的眼睛有问题,所以看到的都是问题。无论大威德金刚,还是胜乐金刚,亦或大白伞盖和绿度母,他们会说孰真孰假么?他们也一定都不反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不对?戒律从来不是严苛别人的条框。而是自律的范本。您说对吧!我们是在选择对自己负责和精进的依止。所以咱们看好自己,自觉觉他。您说呢?加油!祝您早日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