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佛法无相?
10/2/2016
吃素
抽烟
随心行受报
能和所

有人杀了人,说无相。有高僧骂佛祖屎橛子,说无相。有人犯了戒,说无相。听说菩萨可以化成妓女度人,听说密宗有男女双修,这些都是无相吗?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女士要过河,恰好有一位僧人和僧人的徒弟看见,徒弟无动于衷,师傅却过去把女士背过了河,徒弟见此非常惊愕……。
举例比如说日本人要求僧人和女人发生关系,不然就杀了女人,比如杀一个人可以救无数人,这些僧人会做吗?
佛说一切在心,心可以包含邪恶吗?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做同一件坏事,有的人有恶报,有的人没有。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2 赞
一,佛法是世界上最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以前很多人说,有些素食者很Low,吃素就老老实实吃素,为什么要吃做成肉的形状、口感、味道的素菜?这是口头革命,这是假革命,这是自欺欺人。
透过这个看似自欺欺人的现象,能否看到他本质的发心?吃豆腐做的鸡鸭鱼是否好过从笼子里拎出一只宰了上桌?是否好过从池子里捞出来鼓捣熟了端上桌子嘴巴还一开一合?
所有的现象,已经发生的事情,有形有相的,归为所;而一切能力,发心,业力牵引,归为能。佛教更关注这个能,而忽略这个所。进而,有了一些概念,诸如着相,人相,我相……
Iphone问世才十年左右,如果因果报应就是简单的我欠他一块钱他还我一块钱这么浅薄和苍白,那么现在玩儿Iphone的因是啥?!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上辈子造了什么一对一的因这辈子能玩儿上智能手机,对不对?
普贤菩萨说,众生的业是无形无相的。如果众生的业有形有相,那么整个虚空法界也装不下了。所以佛教研究的因果,业力,都是来自于本初发心的那个觉正净或者贪嗔痴。
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事件和人物本身看到因缘,因果,业力并且不随之翻起贪嗔痴。才是佛法所要修证和倡导的。
因为贪嗔痴是无相的,因为觉正净也是无相的,因为佛法要把贪嗔痴转化为觉正净,那么自然、依然、必然,也是无相的。
二,持戒的选择。
在佛教里,戒律有四相,开遮持犯。
开,就是开缘,什么时候要前进;
遮,是遮止,什么时候要停止;
持,是持戒的果报;
犯,是犯戒的果报。
足见,戒律不是死板地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
而是由开缘和遮止共同所指导的——什么时候该如何做。
红灯的时候停,这是遮止;
绿灯的时候行,这是开缘;
红灯的时候继续往前走,绿灯的时候站着不走,
都是犯戒。
所以,该遮止的时候必须遮止,该开缘的时候必须开缘。否则都犯戒。
在您的例子里,杀一个人可以救一群人,或者淫行可以救一个人。
这都是戒律所开缘的内容。
如果这个时候愚痴地认为不可以杀不可以淫行而导致更多人落入苦难,
才是最大的犯戒。
尤其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摄正法、摄律仪、饶益有情。
佛陀制戒是为了利益有情,如果因为持戒而伤害有情,这就是犯戒。
三,当知虚空生汝心内,况诸世界在虚空焉。
看起来相同的一件事,每个人做的发心不一样,果报也是不一样的。
禅宗里有个公案,丹霞禅师到一个寺院去挂单,那年冬天冷,特别冷。
眼瞅着僧人冷得要冻死啊。但是寺院里没有柴火了。
丹霞禅师看到,嘢,大殿上的佛像是木头的,劈了烧火取暖吧。
然后丹霞禅师就把木佛拿来,劈了。
寺院的院主吓傻了,嫩这是弄啥咧!
劈了烧火啊!
这佛像不能烧啊……
说话间,院主的眉毛,胡子,都掉落了……
同样的问题扯到这两天争论的吃素还是吃肉的问题。
佛法的修行是修自在,修放下贪嗔痴。
吃三净肉或者五净肉,是不犯杀戒的(听到这句话浑身不舒服的烦请自己查阅《优婆塞五戒相经》)
但是有些疯狂素食者不干了,找出各种经典里的话,断章取义,
写大字报,批斗,喊口号,结集一群人然后私下嘀嘀咕咕指指点点的。
吃素本身是好事儿,吃肉也不坏,
何苦因为自己一厢情愿地觉得吃肉不好然后对吃肉生起这么大的嗔恨,
进而又做出这么多无明和烦恼的事情来?!
佛法本就是为了放下烦恼,
如果因为学佛而烦恼更多,只能说,一,要么您学错了;二,要么您学的不是佛。
作为一个普通人都做不出来的狗苟蝇营和下作伎俩如果因为学佛而可以大行其道,
这佛,趁早不学的好。
带着嗔恨,执着,贪婪,愚痴地吃素,
真不如轻轻松松自自在在地啃个大肘子,起码吃肘子不造作那些额外的恶业。
回到问题的举例。
院主没有劈开佛像,但是他已然对劈佛像这事儿生起了烦恼和执着,
他受的是自己无明愚痴的果报。
而劈开木佛的丹霞禅师,虽然劈开佛像,但是他不落无明,自不受这个无明的果。
一件事,旁观者和执行者的业报尚如此,那么同做一事落不同结局的事情自也不在话下。
英国健康报两年前的一篇文章研究指出,
抽烟斗的人比不吸烟者的年龄要长。
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禁烟人士都站出来企图鞭笞挞伐
其实原因很简单,轻轻松松抽一支烟斗(烟斗虽然某些物质含量高,但是抽烟斗是不过肺的方法,吸到嘴里就吐出来,所以有害物质的摄入其实相对于卷烟要小得多),
让自己轻松,愉悦,快快乐乐地享受一天的时光,
在这种各方面应激酸和应激素的和谐正向分泌下,寿命自然长。
很多说抽烟,抽二手烟有害健康,然后由此面红耳赤大动肝火的人,
其实就在那么一念嗔心生起来的时候,
甲状腺分泌的那点儿毒素,远比抽一包烟都多……
因为一个愚痴而生起一连串的贪婪、妄想、嗔恨和执着,
何必呢?累不累啊……
这期论点有点儿散,也是想到哪儿说哪儿,
也对一些给我私信或者留言说我为什么不作为的朋友的一个解释。
感恩大家,也感恩题主,占用了您大量的阅读成本。
欢迎您继续指教。感恩。
以前很多人说,有些素食者很Low,吃素就老老实实吃素,为什么要吃做成肉的形状、口感、味道的素菜?这是口头革命,这是假革命,这是自欺欺人。
透过这个看似自欺欺人的现象,能否看到他本质的发心?吃豆腐做的鸡鸭鱼是否好过从笼子里拎出一只宰了上桌?是否好过从池子里捞出来鼓捣熟了端上桌子嘴巴还一开一合?
所有的现象,已经发生的事情,有形有相的,归为所;而一切能力,发心,业力牵引,归为能。佛教更关注这个能,而忽略这个所。进而,有了一些概念,诸如着相,人相,我相……
Iphone问世才十年左右,如果因果报应就是简单的我欠他一块钱他还我一块钱这么浅薄和苍白,那么现在玩儿Iphone的因是啥?!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上辈子造了什么一对一的因这辈子能玩儿上智能手机,对不对?
普贤菩萨说,众生的业是无形无相的。如果众生的业有形有相,那么整个虚空法界也装不下了。所以佛教研究的因果,业力,都是来自于本初发心的那个觉正净或者贪嗔痴。
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事件和人物本身看到因缘,因果,业力并且不随之翻起贪嗔痴。才是佛法所要修证和倡导的。
因为贪嗔痴是无相的,因为觉正净也是无相的,因为佛法要把贪嗔痴转化为觉正净,那么自然、依然、必然,也是无相的。
二,持戒的选择。
在佛教里,戒律有四相,开遮持犯。
开,就是开缘,什么时候要前进;
遮,是遮止,什么时候要停止;
持,是持戒的果报;
犯,是犯戒的果报。
足见,戒律不是死板地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
而是由开缘和遮止共同所指导的——什么时候该如何做。
红灯的时候停,这是遮止;
绿灯的时候行,这是开缘;
红灯的时候继续往前走,绿灯的时候站着不走,
都是犯戒。
所以,该遮止的时候必须遮止,该开缘的时候必须开缘。否则都犯戒。
在您的例子里,杀一个人可以救一群人,或者淫行可以救一个人。
这都是戒律所开缘的内容。
如果这个时候愚痴地认为不可以杀不可以淫行而导致更多人落入苦难,
才是最大的犯戒。
尤其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摄正法、摄律仪、饶益有情。
佛陀制戒是为了利益有情,如果因为持戒而伤害有情,这就是犯戒。
三,当知虚空生汝心内,况诸世界在虚空焉。
看起来相同的一件事,每个人做的发心不一样,果报也是不一样的。
禅宗里有个公案,丹霞禅师到一个寺院去挂单,那年冬天冷,特别冷。
眼瞅着僧人冷得要冻死啊。但是寺院里没有柴火了。
丹霞禅师看到,嘢,大殿上的佛像是木头的,劈了烧火取暖吧。
然后丹霞禅师就把木佛拿来,劈了。
寺院的院主吓傻了,嫩这是弄啥咧!
劈了烧火啊!
这佛像不能烧啊……
说话间,院主的眉毛,胡子,都掉落了……
同样的问题扯到这两天争论的吃素还是吃肉的问题。
佛法的修行是修自在,修放下贪嗔痴。
吃三净肉或者五净肉,是不犯杀戒的(听到这句话浑身不舒服的烦请自己查阅《优婆塞五戒相经》)
但是有些疯狂素食者不干了,找出各种经典里的话,断章取义,
写大字报,批斗,喊口号,结集一群人然后私下嘀嘀咕咕指指点点的。
吃素本身是好事儿,吃肉也不坏,
何苦因为自己一厢情愿地觉得吃肉不好然后对吃肉生起这么大的嗔恨,
进而又做出这么多无明和烦恼的事情来?!
佛法本就是为了放下烦恼,
如果因为学佛而烦恼更多,只能说,一,要么您学错了;二,要么您学的不是佛。
作为一个普通人都做不出来的狗苟蝇营和下作伎俩如果因为学佛而可以大行其道,
这佛,趁早不学的好。
带着嗔恨,执着,贪婪,愚痴地吃素,
真不如轻轻松松自自在在地啃个大肘子,起码吃肘子不造作那些额外的恶业。
回到问题的举例。
院主没有劈开佛像,但是他已然对劈佛像这事儿生起了烦恼和执着,
他受的是自己无明愚痴的果报。
而劈开木佛的丹霞禅师,虽然劈开佛像,但是他不落无明,自不受这个无明的果。
一件事,旁观者和执行者的业报尚如此,那么同做一事落不同结局的事情自也不在话下。
英国健康报两年前的一篇文章研究指出,
抽烟斗的人比不吸烟者的年龄要长。
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禁烟人士都站出来企图鞭笞挞伐
其实原因很简单,轻轻松松抽一支烟斗(烟斗虽然某些物质含量高,但是抽烟斗是不过肺的方法,吸到嘴里就吐出来,所以有害物质的摄入其实相对于卷烟要小得多),
让自己轻松,愉悦,快快乐乐地享受一天的时光,
在这种各方面应激酸和应激素的和谐正向分泌下,寿命自然长。
很多说抽烟,抽二手烟有害健康,然后由此面红耳赤大动肝火的人,
其实就在那么一念嗔心生起来的时候,
甲状腺分泌的那点儿毒素,远比抽一包烟都多……
因为一个愚痴而生起一连串的贪婪、妄想、嗔恨和执着,
何必呢?累不累啊……
这期论点有点儿散,也是想到哪儿说哪儿,
也对一些给我私信或者留言说我为什么不作为的朋友的一个解释。
感恩大家,也感恩题主,占用了您大量的阅读成本。
欢迎您继续指教。感恩。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老师说过,原则对了,什么方法都能对。原则错了,什么方法都是错。
无明,贪嗔痴,来自于心,
所以外在的行为最后要找回心这个源头。
看自己,比看别人重要的多,
还是不要浪费时间,
看自己,觉知自己,才是真正的要修行
无明,贪嗔痴,来自于心,
所以外在的行为最后要找回心这个源头。
看自己,比看别人重要的多,
还是不要浪费时间,
看自己,觉知自己,才是真正的要修行
答:南无阿弥陀佛!感恩指点。


问:大师文风变了
答:您多指教。咋个变了?


问:先生这次很正经啊
答:其实每次心思都很正经。但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会写的比较痞。能坐下来好好说话其实最轻松。但是太多人,坐不下来……


问:持咒的话,五辛酒肉是不行的应该。
答: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行的不是五辛酒肉,而是………………


问:经典里也说过啊……
答:所以佛还说,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不能钻到经文的字眼儿里,而是佛说这段话后面那个东西。佛法从头到尾就是告诉人们怎么不著相的。自然,五辛酒肉是相,而通过五辛酒肉要解决的背后的那个问题,才是真正的大Boss。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真正的罪魁祸首,五辛酒肉表象之下的那个东西。这样读经才读对,学佛才学活。否则越学越死。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最后一刀抹了脖子,才是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