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22
建议公开
旁听


法嘉宗智回答了
匿名網友 的問題

师父吉祥。昨晚的小参,我有疑问:
1、在二僧见佛的公案里,以及熙哥说“报喜不报忧”时,还有平时的开示里,您始终都强调“心行”,而不是耽着于“做还是不做”这个事相。
那在熙哥的事情里,熙哥选择了“不做”。您指出他不对,指的一定是他心行上有问题,而不是“他推托了”这个最终呈现的结果对吗?
2、由1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当您在提问区或小参里给师兄们开示时,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情。而我作为旁听者,并不了解事情经过,我该如何去听这段法呢?
就比如熙哥的例子,我想的是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只要熙哥不纠结不拧巴就好。可是熙哥并没有陈述自己是如何想的,我也不知道事情的全貌,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
请师父开示🙏
1、在二僧见佛的公案里,以及熙哥说“报喜不报忧”时,还有平时的开示里,您始终都强调“心行”,而不是耽着于“做还是不做”这个事相。
那在熙哥的事情里,熙哥选择了“不做”。您指出他不对,指的一定是他心行上有问题,而不是“他推托了”这个最终呈现的结果对吗?
2、由1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当您在提问区或小参里给师兄们开示时,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情。而我作为旁听者,并不了解事情经过,我该如何去听这段法呢?
就比如熙哥的例子,我想的是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只要熙哥不纠结不拧巴就好。可是熙哥并没有陈述自己是如何想的,我也不知道事情的全貌,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
请师父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