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好,请教一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问题。

4/1/2019
论语别裁 学佛学什么 修行不是一件事,是每件事。 座下修行
...
网友提问:师父您好,请教一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问题。
您之前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原本大学微言》里面也有“必须先从人道做起,立下根基,才可再及于形而上的天人境界。”南公还有“叫你们先去学做人,再来学佛,不是敷衍你们,其实是为了你们好”,”为什么一些高僧是从学儒转的学佛,参一参”之类的观点(找不到原文了,大意如此)。

平心而论,真觉得自己做人做事不咋滴,很不咋滴。回想之前您在知乎说:“把《论语》里带有君子的句子列出来,一条一条的照着做,就是修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要改正《大爱道比丘尼经》《佛说转女身经》里的具体业习。”…之前问过自己说话不经过大脑的问题,您说有了禅定力就解决了…我便想当然的认为有了禅定力,这些恶习便自然没了(因为大多来自于计较人我得失中),现在看这样理解很可能有大问题…以上这些我做的不好,(有些心里问题,比较偏执)是不是先做到一定基础修行会顺利些,或说功课培养定力才能更好的修正这些身语意,而这是一个螺旋增上的过程?感到些糊涂。

能不能认为第一段的观点本意是让我们积攒一定的福德资粮,不注重积累资粮一味攀援去修行是揠苗助长?而您说过修习福德资粮最快的方式是奉持三皈五戒十善业,在以三皈五戒十善为标准去改过的话,该怎么对待第一段对为人处世的要求(我孤僻,社恐,总想与他人、麻烦撇开关系)。南无阿弥陀佛

第一次编辑是我描述的不清晰,总结一下就是,世俗的善良与为人处事的学问(弟子规,论语)是否为佛法修行的必要前提。

分割线,又重新编辑了一下。发现自己很欠缺表述能力;回想一下,最近受念佛影响一些为人处事上的烦恼的确减轻了许多;

法嘉宗智 回答



网友上传配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