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的疑惑

2/16/2021
论语 论语别裁
...
网友提问:关于情的疑惑
师父吉祥。对于论语讲的“情”“爱”,和佛法中的“情”“爱”,我感觉不兼容,很困惑,恳求师父开示:

1.【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亦。】

孔子不但强调父子之间的人情/人伦,而且认为这种情可以超越法律(父亲偷羊,儿子应该包庇,而不应该举报)。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我理解,孔子主张的是,人的“情”“爱”的扩充,由爱父母、爱兄弟、爱朋友扩充到爱国家、爱一切人。

但佛法讲“无情”,要摒弃人的算法(包括孔子上面所讲的人情),佛法所讲的“爱”,也是完全脱离人类认知的爱。

师父,我感觉这两者是矛盾的。我理解,是不是因为论语讲的东西,是人天乘的东西,是不究竟的?我应该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吗?

不知道想的对不对,恳求师父开示,感恩师父🙇🙇🙇

法嘉宗智 回答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亦。

父亲偷羊,儿子应该包庇,而不应该举报』

孔子说,我们的“直”和你们的“直”不同,父子的“隐”,也是直。

孔子表达的意思是即便如此,其中也是有道理的。隐也好,不隐也好,都有道理。

就像到底以什么抱怨?孔子也说,以直报怨。什么叫直?以德报怨以怨报怨都可以,有道理,不纠结,就是了。

就是父子偷羊并且隐了,也没啥好纠结的……

但是你解读成了应该和不应该。

夫子说的是走了是慈悲埋了是解脱的事儿,你认为夫子说走了解脱才更省事儿……


那天和熙哥聊到老庄和孔孟,
一卷庄子出尘世,半部论语治天下。
老庄是神于天,孔孟是带着那个神于天的玩意儿回来圣于地。
一个是由凡入圣,一个是由圣入凡以及凡圣不二。

所以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你得先得了那个“一”,回过头来才能再“贯之”。
所以曾子不懂,没得那个“一”,解读成了“二”——夫子之道,忠恕而矣。

“一”是见道位,“以贯之”是修道位……不是俗情,更不是凡夫想……
加行位可以说佛法就是定慧,修道位说这话就拖出去照死里打。

老庄,更像“有钱”。
孔孟,则是“有钱了也不能浪费”。

穷人不知啥是有钱,但能听懂啥叫“不能浪费”。

虽然缘到了字面意思,但是唯有“努力暴富”,才能了悟那个丞相所言俭以养德的境界……

为啥南公的《别裁》和《諵哗》这么多人骂?
因为丫们不懂佛法……


加油吧!祝福每个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