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心?

3/9/2018
佛教佛法佛学
...
网友提问:如何点心?
禅宗提出读经无用的思想。禅宗之前,佛教修行要读经书,但禅宗认为读经是没有用的。有一个人听禅宗说不读经,开始他是反对的,要去找禅宗辩论。走了半天肚子饿了,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点心。他想向老太太要一些点心,老太太说,你的担子上挑着什么呢?他说是经书。老太太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上来了我就白送给你,如果答不上来你就走吧。

老太太问:《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请问大和尚,你要点哪个心?这个和尚一听就愣了,我挑了一担经书去找禅宗辩论,走到这里连一个老太婆都辩论不过,我还读什么经。

法嘉宗智 回答

读经,重点不是读经本身,

而是从经文里读出来什么东西……


按照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的原则,

从经里应该读出佛法,

读出定慧,读出止观,读出实打实的做功夫。

这是修佛,好比舔一块儿糖。


但是如果智慧不够,颠倒过来。

读出各种境界,读出五阴着魔,读出佛学知识,

读出六根门头的各种境界。

这是入魔,好比舔一块儿毒药。


按照众生的执着,能吃出甜味的太少,统统都吃成了毒药。

那么按照禅宗的方法,为了不让你吃毒药,也索性别去舔一舔。

那么回过来,跟着师父。老老实实乖乖学法,而不是学佛教知识……


所以区别于教下,宗门从来都是从方法入手,

你不用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也不用明白这么做会怎么的。

只要你去做了,结果就在那里等你去拿。

密宗是这个路数,禅宗是这个路数,净土也是这个路数。

咒术凑齐了没,打个几个七,佛号几万部……

没有功夫,都是瞎扯。

书看得再明白,不在功夫上见真章,都是瞎扯淡。


学佛和做饭是一样的。

有的师父甩弟子一本儿菜谱,先去背吧。背一辈子菜谱,连锅灶都没摸过。

有的师父就另一套方法,背个屁菜谱吧,先炒俩菜自己试试吧……

第一种最后可能成为美食家,第二种可能会是好厨师。


我认识一位大德,他给我讲他高中学英语。

别的同学就背语法书,先行词啊,从句啊,主句啊,虚拟语气啊,固定搭配啊。

他就背课本。背了三年的六本英文课本。

考试的时候次次拔头筹。同学请他给讲题,这道题为什么选这个。

他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就知道选这个……

回想起来咱们谁学说中国话也不是从中文语法开始学的,但是也都会说。到时候知道怎么用。

学佛也一样,功夫到了,自然就会。哪怕不会理论,他能降伏烦恼。佛法就是为了降伏烦恼。

但是很多佛学家,学半天理论,烦恼丁点儿不减。只不过换了一套贪嗔痴的内容。都是梦呓……



如何点心?就像同学问大德这道题为啥选C?

我也不知道!你背下课文你也知道!

你一天打20小时座,连着打十七年。你也能知道!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提问未留存)
答:您是背过中文语法才会说中国话的么?
问:不是我有意和您抬杠……家父就是教初中英语的……从来没听说过只让背课文不教语法的……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背句子可以更方便地记住语法知识。
答:没毛病啊。不矛盾。教孩子们怎么说英语,和教孩子们怎么参加英语考试,是两码事。就像我高中班主任骂我们班的班长“XXX,英语好不好啊?给个完形填空能都做对了,碰上老外张不开嘴……”和学佛一样。很多人讲起教理来头头是道,真佛教假佛教,结果烦恼一个降伏不了……一回事儿……
问:不赞同 觉悟 智慧才是根本 安静祥和啥的是基础
答:貌似您说的和我说的不矛盾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