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玄奘法师的“诸大乘经典皆为佛说”的观点?

11/11/2017
随业受报 四依四不依
...
网友提问:如何看待玄奘法师的“诸大乘经典皆为佛说”的观点?

法嘉宗智 回答

我爱吃西兰花,

曾经放言,西兰花怎么做我都爱吃。


这话和玄奘法师的诸大乘经典皆为佛说有区别么?


每个人随业受报,我有业因,所以我喜欢吃西兰花,喜欢到了怎么做都爱吃。

玄奘法师也有业因,所以他恭敬大乘经典,以至于不用遍览全部三藏就认定皆为佛说。


都是因果来的。

佛说缘起法的目的就是一切都是因果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每个人,每件事都是分别随业受报啊!


还怎么看?到这儿就完了,还看啥啊?!


为啥四句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被称为法身偈呢?这么简单的四句话谁都看得懂,怎么就和法身有关系呢?

真信了因果,知道一切是因果来的,就没了凡夫众生的颠倒知见。

都是因缘来的,你还琢磨啥……

截断妄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法身还能是啥?!

依智不依识。依缘起法的智,不依贪嗔痴的识。依平等性智,不依遍计所执。

依法不依人。依缘起法,依缘生法,依无生法,依摩诃般若波罗蜜,不依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只可惜,刀是好刀,放那儿不用;

更可惜的,还都觉得自己的武林盟主;

小母牛不产崽——牛逼坏了!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嘉嘉认真答题时最乖。
您又想说您随时都有认真答,是不?
也是哈
答:肯定有些不是认真答的。要么没认真想就写了,要么认真想了但是没认真写。关键得有让我认真的欲望。提问者如果对自己的问题都糊弄,我凭什么要认真答……
问: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是大乘经典吗?里面那么多道教的符箓怎么回事?
答:一来,大藏经不是我编的,你问我没用。二来,我不认为我有智慧能判定什么是佛经什么不是,因为我没成佛。三来,编纂大藏经的人智慧比我高,我敬仰。不非议。第四,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看不懂看不明白是我的问题,因为我智慧不够。您要问怎么回事儿,大概我就这么个态度。您要觉得我说了白说,只能说明我没啥智慧。您好好修,修好了成佛了来度我。到时候告诉我,这是不是佛说……
问:坛经,维摩诘经也不是佛说的。所以这个点不对啊
答:在大正藏里,坛经算论部。维摩经,文殊师利所说经,不是佛说的经也不少。
问:所以判断佛经的标准就变得微妙起来,另外编撰藏经之人也未必有择法眼,比如入藏标准很多时候可能是多多益善,比如外教部,比如疑伪部
答:圆人受法,无法不圆。
问:都原人了还看什么经啊,这种话就不用说了
答:所以看经是成为圆人的唯一之路么?
问:看了伪经就成不了了
答:看了真经是靠谱佛学家,看了伪经是不靠谱佛学家。都成不了。所以我第三次和你提出这个问题,佛学和佛法,是两码事。阿难看过的经比谁都多,佛涅槃的时候不依然不过是个凡夫。佛学是知识,死了就没,有生有灭的。就跟钱一样,带的走么?嘿嘿嘿……纵然你是佛门王语嫣,没屁用啊……
问:阿难在佛涅槃的时候不是凡夫,是初果阿罗汉;要是知识死了就没,菩萨想成佛就难了,多闻熏修都熏哪里去了,闻思修就只剩下修了。三条腿的凳子就剩下一条腿,变成踩高跷了
答:呵呵。闻思修是一体的,闻思的目的是为了修。闻思的结果是死了带不走的,修的结果是死了能带走的。好比前两个是把饭做好,修是把饭吃下去。所以您很乐于做饭,但是不吃。这是知识分子的执着,觉得自己可以想明白一切。但是佛法就真的不能想。最后多句嘴,阿鞞跋致之前。是不是圣者其实都是凡夫……
问: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是如何成佛的呢?
答:他怎么可能不修禅定呢?
问:这是经文原话: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未申此人命终生于何处?当然了,经上记录弥勒修唯心识观多劫成就。但是阿罗汉对他却有这种印象
答:这是优波离说的,不是佛说的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