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和皈依有何区别?
2/14/2016
出家

法嘉宗智 回答
修行佛法好比是做饭。
有人根本自己不做饭,叫外卖,吃餐馆,吃食堂——不修佛法的人。我们叫做普通人。
有人决定开始买个菜谱学做饭——这个学做饭的开学仪式,就叫做皈依。
有些人决定以做饭为职业生涯,哪怕做的东西再难吃,但是他也开始不再叫外卖不再吃食堂和餐馆——这就叫出家。
有些人手艺不错,可以让自己美美地每天吃饱喝足——这叫自了汉。
有些人不仅自己吃香喝辣,还能招待宾朋一起来大快朵颐——这叫菩萨。
出家不代表修行的水平高下,只要身体没有残疾,心智健全的适龄普通人,都可以出家。
考量一个大乘修行人的核心标准,你做出的东西人家吃了有没有拉稀?你自己有没有吃饱?你有没有喂饱别人?
有人根本自己不做饭,叫外卖,吃餐馆,吃食堂——不修佛法的人。我们叫做普通人。
有人决定开始买个菜谱学做饭——这个学做饭的开学仪式,就叫做皈依。
有些人决定以做饭为职业生涯,哪怕做的东西再难吃,但是他也开始不再叫外卖不再吃食堂和餐馆——这就叫出家。
有些人手艺不错,可以让自己美美地每天吃饱喝足——这叫自了汉。
有些人不仅自己吃香喝辣,还能招待宾朋一起来大快朵颐——这叫菩萨。
出家不代表修行的水平高下,只要身体没有残疾,心智健全的适龄普通人,都可以出家。
考量一个大乘修行人的核心标准,你做出的东西人家吃了有没有拉稀?你自己有没有吃饱?你有没有喂饱别人?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还读了这篇: 【当年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什么没有出家?】和 【怎么劝说想做和尚的人放弃这想法? - 法嘉宗智的回答】我现在的想法很像,的确以心出家为核心,理上如此,事上需要分辨:到底是出家适合自己还是在家适合自己,所以才问心出家的居士们,不选择出家的原因。而并不是如您说的,心出家了,在家出家都不重要。有点执理废事的嫌疑,对于一个凡夫来说,即使了知心出家是对的、甚至有过很多次心出家的“瞬间”,但是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选择一个好环境,如此种种的事相上的行为,来保持自己的“心”。
答:我只是说心出家才对,我没禁止过身出家。你们当年这阅读理解都怎么学的。。。你知道出家每天做什么么?还是先去简单科普吧。弄本百丈清规看看。众生供养你出家为了研究佛学??众生需要你研究佛学么??出家的缘起和动机丝毫和众生没关系,然后还要来吃众生供养?你想过来世怎么还么?


问:嗯嗯,感谢您正面回答问题……我只是不喜欢您说的“不重要”而已,没有倾向的。其他的问题我都想过的,感谢您的提醒,虽然我提问真的只是想知道别人的想法(泪)为什么您说“众生不需要我研究佛学”呢?研究佛学已经算是我的想法里、在去净土前(如果我能去的话)能留给众生的东西了,我学的天台,天台教观若是晦暗了,佛教也不会明亮到哪里去……
答:佛学,佛法,佛教。这三个概念,您有必要再弄一下。如果佛学必要,释迦佛不会不做。如果佛没做而您做了,就是画蛇添足。


问:嗯……感谢您不厌其烦的回复
答:不修佛法,不可能研究清楚佛学。不通过实修而学来的佛学,都是魔学。无一不在无明里,处处都是邪见。这种人我今年见了不下三十个。很可惜。所以,弄明白佛到底希望众生做什么,再去做。否则祂怎么会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