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什么没有出家?

3/24/2016
出家
...
网友提问:当年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什么没有出家?
赵朴初居士为我国佛教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个人修为也很高,在荼毗后现出大量舍利。但是他作为在家人怎么担任了佛协会长?他为什么没有出家呢?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1 赞

一,所谓出家
佛教所说的出家,是心出家。而不仅限于身出家。
有希求解脱,出离世间苦的心,发愿不再受轮回苦,寻求禅定智慧解脱,心从红尘里出来,从世间出来,从儿女情长里出来,这是心出家。
心出家而身未曾出家的,比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维摩诘居士、庞居士一家子、傅大士、赵朴初老先生,南怀瑾大居士。
而如果披上衲衣剃了光头但是心里从未离开红尘而贪恋声色,无非是个假和尚——过了一个光头素食的集体生活而已。
心出家,远比身出家,重要得多。

二,大乘僧宝
南传上座部是“和尚”们的天下,他们是信奉声闻乘里这个第一那个第一的一群比丘。在小乘佛法里,在家白衣人是没地位的。只有出家人,才算的僧宝。连家都不出你说你学佛?别扯了,行不行?!他们遵循四圣谛的苦集灭道修法,期盼证得阿罗汉果,入那个灭尽定。他们信靠三法印(或者四法印五法印,都对,不同经典的出处而已),凡是违背三法印的都是魔说……

但是在大乘,打破了所有小乘的对立和桎梏。大乘唯有一法印——般若实相。在大乘看,区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本身就落在一边儿,不是中道。我们安立任何一个概念的时候已经把它和其他的事物对立开来。所以唯有遍满不动的般若智慧才是大乘行者所希求的。所以佛也在经典里说,不学般若非佛弟子。大乘不搞对立,不搞分立,不搞势不两立。魔就是佛,轮回就是涅槃,烦恼就是解脱。所以,只要证得了般若智慧的,无论男女,无论长幼,无论僧俗,统统都是僧宝。甚至说,心佛众生无二无别,佛法僧三宝本就是一宝,众生宝也就是佛宝,也就是三宝……

赵朴老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扛起了中国佛教协会的重担,为了把佛教、佛法、佛学留在中国生根发芽,做了不可磨灭以及永远值得我等后生顶礼赞叹的贡献。

回到您的问题,赵朴老为什么没有出家——这大概是中国佛教确确实实是大乘佛法的最好证明了!


网友上传配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