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5学习报告
11/16/2019
观音烧施法

南无阿弥陀佛。
师父吉祥,师兄们吉祥,
下面是我在这次小参中学到的几点,请多指教。
1、心间用力。
可以把观想境界排演好之后,再从心间(膻中)像投影仪一样放出去。
心间遇到发堵的情况正常。
2、福德资粮。
在起心动念和行持中落实,五戒十善和业报差别经。
3、报父母恩与孝顺
自己修出来并帮助父母及众生父母修出来是修行人的孝。
4、器官捐献。
作为行者最重要的是赶紧修出来而不是布施身命,
行者不做菩萨的事。
5、往生助念。
获益与否看自己功夫。
加持——加被,受持。
阳光普照喻,光身子——放下自己受益多。
下雨容器比喻——自己福慧资粮大才能多接法雨。
6、敬畏修行。
由把修行当做最重要的事儿开始,敬畏三宝,敬畏上师,敬畏众生,
而不是把师父奉若神明不敢接近。
二祖等老祖能做出砍胳膊这种付出,是因为人家的出离心,把修行看的最重。
不要本末倒置
顾是惜非与念重他人也在此——根本还是在心行,把修行看的重要,自然就做到。
7、潘家园。
先做好事情,钱自然会来,一味盯着事儿办成之后的事儿,或者办事时的成本问题,
反而不容易受益,该花的一分不少花。
护手霜——由智慧不同,带来眼界不同而带来收益。
8、观苦。
由智慧提升,带来的视角、品味提升,才能观到,这是因。
9、烧施法。
最重要的是自身转成观自在,
“放下自己,带入好观音菩萨的角色”。
放下自己的妄想,拿起自己能想到的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去尽力礼敬、供养、饶益,
那么某些具体的观想内容细节,随缘方便些,不用纠结。
10、净土与往生。
先往生后死,不是死后再往生。
九品往生和随业受报内涵一样。
先有了不退菩萨的手艺,才能“往生成就”,到哪缘到的都是极乐。
无论是死亡时的四大分散或者器官捐献都不会影响到。
禅定智慧过不了死这一关,那么缘不到极乐。
不是死了之后有人接走。
对这一段法——先往生后死,不是死后再往生有点没明白。
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偏差,请不吝指正。
妙吉祥是深,遍吉祥是广。
至心十念,至心是和真心相应的心。
法嘉宗智 回答
内容上没啥问题,
方向上别搞成佛学积累,就好……
方向上别搞成佛学积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