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原理是什么?
10/12/2015
戒律

笔者设计这个题目,是有针对性的。我曾经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地区进行了解。发现汉传佛教地区普遍性的不遵守佛陀制定的“半月半月诵戒还净”制度。即使少数僧团进行半月半月诵戒,也不是如理如法。藏传佛教地区也有敷衍了事的。这是当代“合格僧宝”极其稀有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戒体不能还净,就不是清净僧人,何称僧宝?
佛陀制定的“半月半月诵戒布萨”制度,是保证末法时期,僧众能“断续还净戒体”的最低标准了。若比丘比丘尼连这也做不到,怎么可能称为“僧宝”呢?并由此牵连了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都不能还净戒体。(特例除外,即有清净传承的密法还净,此须大善知识印证。)
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因为不知道戒律的原理,是因为不懂佛说因果律,或不真实相信佛说因果律所致。不懂或不真实相信佛说因果律,就不会畏惧因果,就不会全心全意的持守戒律。
因此,笔者设计了这个题目,令广大僧俗了知佛说因果律,真实相信佛说因果律,诚心诚意的执持戒律,戒体能还净了,再修行定慧,就有基础了。
汉传佛教全面恢复佛陀制定的”半月半月诵戒布萨“制度,是重兴佛说正法的基础与保证。否则,将更加衰微。
这就是我设计题目的缘起。
佛法中的戒律,是正遍知的佛陀制定的,是一切佛说正法的基础。“心平何劳持戒”是肉身菩萨说的!是接引上上根佛教行者的,不是普遍适用的,特别是末法时期,几乎没有上上根性的人了!
如果一个贪嗔痴慢疑具足的凡夫,总是念念叨叨的说“心平何劳持戒”,就譬如:
(1)一个满身疾病的人,还没有治疗,就念念叨叨的说:健康何须治病!
(2)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又没有粮食又没有钱财,就念念叨叨的说:肚皮饱了何须吃饭!
这就是古德教诫的”说食不饱“!!!
法嘉宗智 回答
,获得 1 赞
最怕掉书袋。也喜欢说大白话。
心平何劳持戒。需要持戒是因为心不平,平了就好了!
-------------------------------------------------My Name is 分割线------------------------------------------------------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心平何劳持戒。需要持戒是因为心不平,平了就好了!
-------------------------------------------------My Name is 分割线------------------------------------------------------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
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
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
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
七、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
八、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
九、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不计实我,名不瞋恚。
十、于自性灵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见,名不谤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