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佛?

6/7/2018
自信己意
...
网友提问:如何学佛?

请教大家如何正确学佛呢?大家是怎么找到老师的呢?如何找到厉害的老师?怎么判断一个老师厉害不厉害,会不会教?先谢过!



补充一下我怎么信仰上佛教的。(这部分有兴趣的知友就看下,略过也无妨,这不是重点)

在信仰佛教之前,我对佛教从未否定过,持中立偏向相信的态度。最开始对佛教感兴趣是因为读了定慧之路后,对里面禅定增强念力很惊讶,因为我本人似乎天生念力就稍高于其他人,当我非常思念某人时,过一周至一月,就会碰见他。比如初中毕业后,我很想念我的化学老师,一个月后在商场遇见,此前从未遇见。高中时很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想的多了竟也会在不久后遇见。今年过年时候,我十分想念我的一位亲友,一周后他家邀请我(还有其他亲友)去玩,此前十几年过年他家从没有这么做过,就是邀请许多亲友团聚。发生此类事情数次,所以我相信念力的存在,看到佛教与念力的联系,也对佛教更感兴趣。

除了念力之外,还有一个初禅的体验。我从小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达到专注忘我的状态,我在中学时期思考问题时,数次进入一种极度沉浸状态,在其中有一种奇妙的愉悦感,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这种快乐和平常的那种,遇到高兴事的快乐有区别,这种快乐就像是从内心深处涌现出的,然后小溪流水似的缓缓匀速涌出。后来了解了初禅,我个人认为这种体验就是初禅了。初禅已经如此专注,我很好奇二三四禅得专注到什么地步啊。

我现在23,在我21,22时,我不知不觉的就经常“内观”自己,就是向内观察自己,(我认为观察分为内外,向内观察自己,向外观察别人)。那时候我把这种行为命名为“内观”,不过后来发现这已经成为了佛教专有名词。再后来发现还有人也在做这种事情,他命名为“自我觉察力”,和我的“内观”是一个意思。具体是这种过程,观察当下的行为,情绪,以第三者视角观察,比如我冲动发怒了,马上我就醒悟过来,我刚才在干嘛?我怎么发那么大火呢?或者别人让我不高兴了,我察觉到心中不满在发酵,我没有立刻发火,而是仔细寻找我为什么不满的深层原因,然后与对方沟通,最后化解不满情绪。

除了念力,初禅体验,“内观”外,还因为我生活中确实发生了许多事,很多都让我困惑烦恼,我非常想知道这其中因缘是什么,定慧之路中讲,修观中就有观因缘这个,修到一定程度可以看到事情发生的因缘,所以不再烦恼。

以上使得我对佛教更感兴趣了,也想真正信仰佛教,想学佛,请大家指点一二如何学习?感谢! @如义 @任天涯 @火十三爷 @杨大懒人 @自在之路 @清宁 @秋沛


法嘉宗智 回答

想学佛,包括想学任何技术技艺,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贯穿从0起步直到无上成就的一课——把自己当个傻子……


很多人,蠢就蠢在了太聪明……


藕益大师的警讯,其中一句能卡死99.9999%的学佛人,

自信己意,不可问道啊……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
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可学道。
顾是惜非,不可谋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
舍动求静,不可养道。弃教参禅,不可得道。
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欲速喜近,不可悟道。
隔小于大,不可见道。执秽为净,不可知道。
厌常喜新,不可趋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
将就苟且,不可修道。得少为足,不可证道。
惟超群拔俗,谦己虚心;忍苦捍劳,亲近知识;触处体会,以教印心;广大悠久,事理双备;栖神净域,履蹈典型;博通古今,特达勇锐;深心无极,誓穷法海源底,乃真实男子、出世丈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