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念佛时是否需要亲切诚恳问题的追问

12/1/2018
念佛 自信己意 放下自己 修行的态度
...
网友提问:关于念佛时是否需要亲切诚恳问题的追问
感恩师父在上一题的回答!感觉您没说完,所以这里又开了一题。

我听完您的回答,主要有两个感想:

1. 我现在念佛就老老实实地肉包子打狗,尽量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行了,不要,也不应该考虑亲切诚恳的归属感的问题。
2. 南公的写的书和说的法没人指导的话真的不能自己瞎看.....

还有就是您跟我说过我现在念佛就用正常说话的方式,嘴上念清楚,心里听清楚;那我现在就不去管“念时嘴门微张,嘴层不动,只舌头动,牙齿轻动也可以,嘴鼻不要呼吸,气别窜出来”,以及“嘴里微声,心里在念”了..

请问您看这样对不对?

(原题:

师父您好!

我最近看到南公说过“真正念佛应充满了亲切诚恳的归属感”,但现在按照我对肉包子打狗(可能比较狭义)的理解,念的时候一点也不亲切,因为我以为“都摄六根”并不包含这个。请问我现在这样念是不是不对?需不需要充满亲切诚恳的归属感地念?

“真正念佛应充满了亲切诚恳的归属感”是不是在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子若忆母,如母忆时”那种对母亲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谢谢师父!

(我把我看到的南公那一段附在下面了:)
“一般人念佛都是粗浅地在喉咙间嘶叫,没有让气自然沉至喉咙以下,同时也将心沉下来。念佛如果心浮气躁,那就不对。那样念法,声在喉间,越念气就越粗越大,根本是吼不是念,名为念观世音,其实有如在骂观世音。真正念佛应充满了亲切诚恳的归属感,内敛含蓄,有如投靠在诸佛菩萨的怀抱里,或者将诸佛菩萨捧在心坎里。念时嘴门微张,嘴层不动,只舌头动,牙齿轻动也可以,嘴鼻不要呼吸,气别窜出来,沉至丹田,一口气“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接下去,等到要转气时,嘴巴闭着,不要呼吸,让气自然充满胸肺,顺心沉淀下来。嘴里微声,心里在念,不管开口念闭口念,大声小声,躺着坐着,皆将注意力轻轻放在心窝子胸口处,不宜在脑子里念,否则容易睡不着。 ” ---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法嘉宗智 回答

我想说点什么,关乎于昨天的“自信己意,不可问道。”


网友上传配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