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关于供养佛的迷惑?
2/12/2016
供养

“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璎珞、幡盖、妓乐而为供养,以五色缯彩而裹袠之,洒扫净处,置高座上。”
这是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中的一段佛经,这卷经中有很多类似的供养佛的描述,题主学佛不久,很不理解,为什么学佛要做那些很形式主义的事?修行不是应该注重智慧的增长,身体力行的实践吗?还是做这些事和得到福报有什么复杂的因果关系?
法嘉宗智 回答
您所理解的供养。那不叫供养。
您所理解的供养,大抵两层含义——不求回报地我给你点儿啥;我给你点儿啥你也给我点儿啥。
这叫供养么?!这叫不计损失的赔本清仓和利益最大化的买卖关系。
不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
别拿着自己的妄心去琢磨药师经里的东西了。药师经的精髓不在这里。
重头来吧!
您所理解的供养,大抵两层含义——不求回报地我给你点儿啥;我给你点儿啥你也给我点儿啥。
这叫供养么?!这叫不计损失的赔本清仓和利益最大化的买卖关系。
不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
别拿着自己的妄心去琢磨药师经里的东西了。药师经的精髓不在这里。
重头来吧!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可以说未开悟之前所有供养大多数都是不计损失的赔本清仓吧?真实的供养没法落在文字相上吧?
答:更多的还是在做买卖,用钱买福德,买私心,买心理平衡,买满足,买踏实,买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