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心灵的归宿?
1/4/2016
六根门头
生灭法
意识境界

今年六月去了西藏,看到一些人跋山涉水磕长头,深深地被他们的这种信仰所震撼。在大昭寺见到释迦牟尼本尊时,突然什么杂念也没有了,那瞬间心里很宁静,好像迷茫痛苦消失了一样,只想一直拜下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那样?那是什么?我并不信佛。以后如何能时时都有这种感觉?
法嘉宗智 回答
禅宗里管这个叫六根门头的功夫。
唯识里管这个叫玩弄意识境界。
通俗说,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这六根就有六种功能,叫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
每一种功能配合每一个器官。都能产生一种境界。
然后这个境界在大脑里思维、处理,形成意识。我们管这个叫意识境界。
就比如大昭寺,
眼——殿里灯光昏暗,眼前全是供的酥油灯,不乏银碗甚至金碗。加上周围磕长头的信众。这很庄严;
耳——不绝于耳的僧人的念诵,浑厚有力。这很肃穆;
鼻——各种藏药配伍的藏香的味道。这绝对是汉地所没有的味道。这很殊胜;
舌——配合阿卡喇嘛端来的砖茶,或者八廓街黄色小房子里玛吉阿米的酥油茶和炒米。这很矜重;
身——做一个从来不曾有的五体投地的动作。一个长头磕在佛前。这很神圣。
然后意识就像一个CPU一样,处理来自于麦克风、扫描仪、鼠标、键盘输入的各种信息。然后呈现出了一个境界——空灵、怡然、玄妙。然后给出各种反馈信息,流泪啊,哇哇的哭啊,不能自已啊,感动不止,浑身哆嗦,打摆子,羊癫疯啥的……
从那儿回来后突然发现,这种感觉不再有了——这就叫生灭。
可以生的东西,就一定会坏灭。无一例外。
然后期待下一次生起,坏灭……轮转而无休止。
其实,这如同看一本小说,看一本电影,甚至于听一次于丹讲座,把自己感动坏了是一样的。
只不过那些只用了一个器官的一种功能。
而西藏朝圣这事儿用了六个器官的六种功能。
就像鸡尾酒疗法……
佛陀从不宣说着相之法;
佛陀从不宣说攀缘之法;
佛陀从不宣说是非之法;
佛陀从不宣说生灭之法……
明白意识不能带领心灵找到归宿,
也就知道,
喝鸡汤治不好自己五浊八苦的病……
唯识里管这个叫玩弄意识境界。
通俗说,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这六根就有六种功能,叫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
每一种功能配合每一个器官。都能产生一种境界。
然后这个境界在大脑里思维、处理,形成意识。我们管这个叫意识境界。
就比如大昭寺,
眼——殿里灯光昏暗,眼前全是供的酥油灯,不乏银碗甚至金碗。加上周围磕长头的信众。这很庄严;
耳——不绝于耳的僧人的念诵,浑厚有力。这很肃穆;
鼻——各种藏药配伍的藏香的味道。这绝对是汉地所没有的味道。这很殊胜;
舌——配合阿卡喇嘛端来的砖茶,或者八廓街黄色小房子里玛吉阿米的酥油茶和炒米。这很矜重;
身——做一个从来不曾有的五体投地的动作。一个长头磕在佛前。这很神圣。
然后意识就像一个CPU一样,处理来自于麦克风、扫描仪、鼠标、键盘输入的各种信息。然后呈现出了一个境界——空灵、怡然、玄妙。然后给出各种反馈信息,流泪啊,哇哇的哭啊,不能自已啊,感动不止,浑身哆嗦,打摆子,羊癫疯啥的……
从那儿回来后突然发现,这种感觉不再有了——这就叫生灭。
可以生的东西,就一定会坏灭。无一例外。
然后期待下一次生起,坏灭……轮转而无休止。
其实,这如同看一本小说,看一本电影,甚至于听一次于丹讲座,把自己感动坏了是一样的。
只不过那些只用了一个器官的一种功能。
而西藏朝圣这事儿用了六个器官的六种功能。
就像鸡尾酒疗法……
佛陀从不宣说着相之法;
佛陀从不宣说攀缘之法;
佛陀从不宣说是非之法;
佛陀从不宣说生灭之法……
明白意识不能带领心灵找到归宿,
也就知道,
喝鸡汤治不好自己五浊八苦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