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寓意求解(下图)?
8/4/2016
唐卡

法嘉宗智 回答
“对年轻人来说,孝敬父母、长者就是在积累福德,凌辱父母、长者就是在耗尽福德,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孝敬父母和长者。
我们看一则孝敬长者的榜样:
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中生活着羊角鸟、山兔、猴子、大象四只动物,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快乐的生活。
一天,四只动物商议道:“我们应该恭敬年长者。”为了分出谁长谁幼,它们便以一棵烈卓达树为参照物进行比较。
大象首先发言道:“我小时候就见过这棵树,当时它和我现在的身体一样高。”
猴子接着说:“我小的时候,这棵树和我现在一样高。”
山兔说:“我小的时候,这棵树只有两片嫩叶,我还舔过两片叶子上的露水。”
羊角鸟最后说:“我以前吃过一棵树的果实,在这里撒下不净粪,后来从粪中长出了这棵树。”
四只动物遂排出了长幼顺序:最小的是大象,之后是猴子,再后是山兔,年龄最大的是羊角鸟。
自此以后,四只动物无论做什么事都按照长幼顺序次第相偕。每当途经艰险难行之处,大象身上蹲立猴子,猴子肩扛山兔,山兔头顶羊角鸟。
后来四只动物又发誓共同持戒行善,在它们的带动下,整个森林中的动物逐渐也都持戒行善,之后整个国家乃至南瞻部洲的人也都开始持戒行善。
这四只动物就是“和气四瑞”。当时的羊角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山兔是舍利弗尊者,猴子是目犍连尊者,大象是阿难尊者。我们应该像公案中的动物那样恭敬老者。”
——北海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