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念佛的问题?

6/23/2017
念佛
...
网友提问:请教一个关于念佛的问题?
已邀请 @还好有你 @佛泽 @随佛愿 @慧文 。

有的时候,在环境很吵的情况下,努力默念,在脑海中大声念佛去掩盖外界的声音,以至于练久了之后随意一念的佛号就很响亮,像真真实实的声音一样,比静坐时不痛不痒的佛号效果更好,这是为什么?
而且这种感觉,稍一懈怠就会消失,精进时又会出现,真的很神奇啊

应该在哪一种环境下念佛比较好?

这个问题我翻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望实修净土宗的师兄们帮助解答。

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只知道一些道理,实修渐次基本抓瞎...
谢谢你们的关注和回答,很有帮助,非常感谢!
南无阿弥陀佛!

法嘉宗智 回答

从不究竟来说,都挺好。

不怕念起,但怕觉迟。只要还有念佛一念,就该随喜赞叹。

念佛是看念头起不起的来佛那一念,而不是念出个什么动静来……



从究竟来说,都不好。

念成啥样,都是相。都是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

稍有一个分别妄想,落入一个执着。

没了分别妄想,又落入另一个执着。

反正念佛也好,不念也好,念出啥来都好,都是若以色见我,后面儿记不清了……


念佛是有宗,如果不能证得空,终归还是有。

如果证了空,又落入空。或者说依然“有个空”。

佛不好念,念好了更难。



网友上传配图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谢答!可是跟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答:我真心没别的意思,等您什么时候把净土宗和往生极乐世界这俩事儿分清楚,不是像传销组织一样洗了脑地鼓捣念佛生西,可能大概就能明白一点点净土法门的深意了……我随喜赞叹印光大师,但是他的文章不能当教理,尤其具有喊口号性质的开示,很多都是方便法,而且是太方便的方便法。我也随喜赞叹您对这个法门的信心,但是知见真心不能脱离原文经典。您的很多知见拿原典出来比对,真心的是学术死刑。我,本人,真心不敢吐……毕竟总有个过程……慢慢来吧……
问:你在知乎上说话影响力很大,一句话出口更需小心。地狱罪业顷刻便造,能不谨慎?
答:我很认真,我很谨慎,我很负责……我可以掰开揉碎了用教理告诉你,你从头到尾错在哪里。我敢说,你敢听么?我想说,你想听么?学佛这事儿比什么都精密,眼里不揉沙子,对错不能含糊。啥时候咱们能坐下来,踏踏实实地讲讲道理,而不是拿着一腔子热情和地狱三恶道吓唬人的玩意儿来唠唠?
问:印光法师的法是方便法,那么哪一法又不是方便法?这么方便的法不学,去学不方便的法?
你也居然能说这句话,很让我怀疑你是否真的学过密宗。
答:之前我以为你缺的是教理,以及讲道理的修行态度。现在看来缺的是佛学常识。您要么先弄明白什么叫方便法。再谈别的?你以为方便法是褒义词啊?!呵呵。修行不是靠激情和冲动的。佛说的清楚明白到底净土怎么修。我就弄不明白一本印光文钞怎么在你们看来比佛经还好使。唉。我也是多余,和你扯这些你听不懂的东西干嘛……
问: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净土到底怎么修,答案都在祖师文钞中。
答:祖师文钞没有错。但是依文解意异想天开地把自己认为的意思当作祖师的意思,走错了路,祖师可不负责……所以我从来都在强调修行的原理……这是修行的根本和生命。可惜,可惜,比如你,花架子搭得漂亮,里面没一根儿骨头……祝你早日成就吧。唉。每次无奈到祝人早日成就的时候都免不得一丝辛酸……嗯!早日成就!
问:净土宗以往生为目标。没有理解错误,谢谢。
答:嗯。早日成就!
问:【未收录】
答:所有的菩萨都在用自己全部的资粮以生净土,所有的行者都在用自己积攒的全部福报来为了修习净土法门。但是,但可是,可但是,他们的净土,是放下了贪嗔痴的遍满净土。你的净土是满足了自己欲求和期待的梦幻乌托邦。还是那句话,净土法门如果被解读成了念佛生西……这叫浪费,这叫糟践,这叫反革命!
问:放下了贪嗔痴遍满净土?说大话啊,连阿罗汉都没看到释迦牟尼佛国土清净庄严。
净土宗是易行道,主观臆断瞎解释是不行的。
答:夏虫不可以语冰……
问: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不圆通? 念佛是看念头起不起的来佛那一念,而不是念出个什么动静来…… 念成啥样,都是相。都是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 念佛是有宗,如果不能证得空,终归还是有。 如果证了空,又落入空。或者说依然“有个空”。 阿弥陀佛! 大佛顶首自庐山,画坛一绝齐白石。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答:宁可将身下地狱,不以佛法作人情。来果老祖这么教的,也是这么学的……哎……只怕越来越没机会做了……毕竟实实在在关乎佛法的事儿,越来越少了。
问:未来之佛法乃孔融让梨,而非高高山顶立。恒顺众生,令生佛见、法见,持五戒,行十善,常生轻妄想,礼拜、念经、称佛号,足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交臂非故也,今之高旻,且已非昔之高旻。何况众生?诚如太虚大师所言:“佛教之利乐既已普被全世界,则将来之世界,即为由染浊而转为净善。彼时之人亦当皆为三业清净之善人,似乎在家出家已无分别,于斯之时出家之僧徒其仍有乎?抑无须有乎?对此问题,须知小乘证果即生成办,非在家者之所能,必须出家勤修三无漏学,始登无学。由此言之,虽此五浊恶世转成美善之时,仍有佛教出家徒众也。”出家者乃万人中择一,在家者乃处人间善国。
答:哎……金山的腿,高旻的香。好好的香火,要断在自己这代人手里。疼,心疼。特别疼……谢谢您……谢谢!
相关文章